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过雨陂塘处处深,南风萧艾欲成林。
道边拾穗行歌者,亦有丰年一饱心。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开篇“过雨陂塘处处深”,通过对雨后陂塘水位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在春季的繁荣景象。接着,“南风萧艾欲成林”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生长的氛围,南风是春天常见的风向,被赋予了促进万物生长的意象,而“萧艾”和“欲成林”的用词,更强化了大自然从萌芽到成长的动态美。
诗的后两句“道边拾穗行歌者,亦有丰年一饱心”,则转向人事,描述了一位在路边拾取落穗(可能是稻谷或麦子)的行走者。这里的“行歌者”不仅指代正在行走的人,也隐含着他可能是在边唱着歌曲,这种景象常见于农耕文化中,表现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喜悦。最后,“亦有丰年一饱心”,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丰收的美好愿望,以及即使是简单的一餐饱足,也能带来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农耕生活的描绘,传递了一种对春天生机盎然、丰收希望的心情。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一水夷犹达汝阴,年华客意两相侵。
河边无限青青草,揽辔何人系此心。
灌畦沽酒两三家,春去芳丛有晚花。
莫道长安在天上,女牛犹有客乘槎。
水谙送客浑无浪,风解留人却有情。
今夜榆林系帆宿,却从北斗望天心。
蘋芷江边已五年,厌闻风浪打船舷。
南风萧艾荒凉野,时望高丘一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