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怀张七雏隐粤东未归

黄木湾前芦雁稀。琵琶洲畔竹花飞。

南去陆郎烟瘴里,几时归。

翠鸟羽长临镜远,章鱼海阔跳波微。

看到木棉红又白,好装衣。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离愁的画面。首句“黄木湾前芦雁稀”,以寥寥几笔勾勒出秋天的景象,黄木湾边,芦雁已不多见,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环境的寂寥。次句“琵琶洲畔竹花飞”,进一步渲染了氛围,竹花飘落,如同乐曲中的断音符,增添了淡淡的哀伤。

“南去陆郎烟瘴里,几时归”表达了对远方朋友张七的思念,他在南方的烟瘴之地,诗人不知他何时能归来,流露出深深的牵挂。接下来,“翠鸟羽长临镜远,章鱼海阔跳波微”,通过翠鸟展翅飞翔和章鱼在广阔海面跳跃的意象,寓言性地传达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同时也暗含对友人归期无定的无奈。

最后两句“看到木棉红又白,好装衣”,借木棉花的色彩变化,寄寓时光流转,希望张七归来时,能用这鲜艳的木棉为自己缝制衣物,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画面生动,通过自然景物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少年游.过陵下感旧

当时邂逅,凌家山下,桃树满前津。

今来又值,桃花开后,不见那时人。

香轮翠幕陵前路,日影动飞尘。

流水横斜,鸟啼哀怨,愁对武陵春。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南柯子(其一)斗草词

喜摘唯红豆,难攀是白榆。百花亭外展氍毹。

藏得宜男、临赛又踟蹰。绡帕牵藤刺,缃襕裹露珠。

朦胧却把翠钿输。暗拣花枝、插补鬓边虚。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柯子(其二)和杨王客赋得玲珑隔窗语

青漆垂银钥,丹纱映玉栊。隔窗娇立小芙蓉。

两地分明、细语一灯红。好鸟音初剪,幽兰气转浓。

相看枉自唤玲珑。一寸明螺、槅子万重峰。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柯子(其三)落花

粉蕊飘来薄,红英落处稀。一团并作屐头泥。

却是桃花飞过、李花飞。残粉留青蒂,零红断碧枝。

落花那辨早和迟。空自晓风吹了、晚风吹。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