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客招赏藤花以事不赴用前韵

红瘦三吴野。有风须、虬蟠虎卧,紫茸飘下。

窜入名园无姿媚,自许苍松可嫁。

看百尺、深轩如画。

合向山中高眠去,又抽梢、斜罥王孙马。

缭绕意,最难写。狂夫乐赴繁华社。

见定巢、呢喃乳燕,报春归也。

酿酒东邻能好事,净扫粉廊香榭。

投玉楮、招娱良夜。

肯向花前逡巡避,为花神、不爱沉酣者。

剩古干,足销夏。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贺新郎》词,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曹溶所作,以“客招赏藤花以事不赴用前韵”为题,展现了词人对藤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词的开篇“红瘦三吴野”,描绘了藤花在田野间蔓延的景象,红花渐稀,生机勃勃。接着“有风须、虬蟠虎卧,紫茸飘下”,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藤蔓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仿佛是盘旋的龙或卧伏的虎,紫色的绒毛随风飘落,形象地表现了藤花的动态美。

“窜入名园无姿媚,自许苍松可嫁”,表达了藤花虽未在名园中显赫,却自比苍松,显示出其坚韧不屈的品格和独立自主的精神。接下来“看百尺、深轩如画”,进一步描绘了藤花生长的环境,百尺长的藤蔓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合向山中高眠去,又抽梢、斜罥王孙马”,表达了词人希望与藤花一同隐居山林,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藤花的枝条斜垂,似乎在轻触行进中的马匹,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缭绕意,最难写”,点明了藤花缠绕的形态之美,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接下来“狂夫乐赴繁华社”,通过对比,强调了词人更倾向于自然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见定巢、呢喃乳燕,报春归也”,描绘了春天燕子筑巢、雏燕呢喃的情景,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的回归。酿酒东邻能好事,净扫粉廊香榭”,展现了邻里间的和谐与美好,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投玉楮、招娱良夜”,表达了词人愿意参与美好的夜晚活动,与朋友共度佳时。最后“肯向花前逡巡避,为花神、不爱沉酣者”,表达了词人宁愿放弃短暂的享乐,也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尚,不为花神所爱,却追求精神的自由与高洁。

整首词以藤花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278)

曹溶(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题梁承笃郡丞西湖图次吴庆百韵

笑折垂杨去。问当年、升平佚事,唐堤宋渚。

春老沧州踏歌散,芳序醉红犹舞。

便洗尽、苍生灰土。

留取笏床香草畔,向斜晖、傲睨高前古。

潇洒意,合相许。群山曾化貔貅宇。

饷雄军、一番辛苦,凤毛难翥。

月转六桥迟迟下,此是旧愁来路。

有羁客、牵船同住。

锦作奚囊偿酒债,舍桃花、渔父谁为主。

毫五色,胜萧鼓。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答顾天石时在维扬寓舍

才子今无几。向长途、茸裘跨马,冲寒千里。

笑拂黄尘胡姬侧,自解醉醪妙理。

况所至、诸侯倒屣。

闲噀墨花题纨扇,濯春江、徐瘐难为绮。

羁旅恨,待君洗。当年曾进先生履。

怅推移、锦堂清月,一溪流水。

有美英姿丹丘翮,转忆牙签堆几。

便连袂、高歌不已。

兵后山川摧颓甚,看元龙、此日呼能起。

床上卧,客休矣。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摸鱼儿.宴米山堂

听风铃、遍传春去,荼蘼红发留客。

善和坊里驮娇马,不让小蛮颜色。愁似织。

望复岭回溪,隐隐星窗隔。浮生作剧。

便刻竹题诗,挥裘换酒,清啸古今窄。

开筵处,松下危楼倚碧。流连难至头白。

微温气候宜人甚,秉烛再游始得。吾有癖。

纵弱絮沾泥,何损须髯戟。抛残可惜。

须画鼓催花,香罗剪蝶,长著阮家屐。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吴园次招集米山堂

展瑶笺、近寻稽阮,开襟长倚疏竹。

乾坤落落存芒屦,自信了无拘束。春不足。

最可惜芙蓉,千点埋浓绿。游踪待续。

看簟卷微波,堂深瘦影,清语漱寒玉。

高歌后,糟底梨花正熟。

更阑四照银烛,红尘旧梦浮云散,少壮去如飞镞。

闲是福。莫唤起龟年,重唱开元曲。新愁几斛。

只买断婵娟,携多凿落,相约卧空谷。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