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杨实卿

燕歌别易水,蜀道隔湘云。

江柳年年绿,攀条独忆君。

啼猿渺何在,来雁不堪闻。

莫就成都卜,玄经自有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的《寄杨实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

首联“燕歌别易水,蜀道隔湘云”,以“燕歌”和“易水”开篇,暗示了离别的场景,同时“蜀道”与“湘云”的对比,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遥远,也隐喻了友情的深厚与不易跨越的距离。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既壮阔又略带悲凉的氛围。

颔联“江柳年年绿,攀条独忆君”,转而描写江边的柳树,年复一年地绿意盎然,诗人独自攀折柳枝,回忆起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永恒与个人情感的瞬间相遇,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颈联“啼猿渺何在,来雁不堪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念之情。猿猴的啼叫在远方回荡,却无法触及;南飞的大雁传来的声音,也让人心生哀愁。这两句通过动物的叫声,将思念之情推向了极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遥远。

尾联“莫就成都卜,玄经自有文”,诗人劝慰友人不必过于忧虑或寻求占卜之术,因为真正的智慧和答案都蕴含在古老的典籍之中。这一联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知识的尊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高洲刘述文

高洲似赤城,绕屋种黄精。

溪水桃花色,烟林布谷声。

记年从汉魏,混世狎公卿。

莫学刘郎隐,寻山更得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将入衡山酬韵贻别李文舆

分袂怀兰畹,飞帆倚桂舟。

白云何处所,绿树是南州。

古岳连云起,清湘抱月流。

凤笙如可望,伫尔太清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哭罗生汝奎

一日千秋别,孤云万里心。

谁怜泉下士,元是席中珍。

桂馆留残榻,玉坛空暮林。

高深閟古调,不为惜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哭罗木夫(其一)

十载江城面,三年夜雨亲。

道交久不厌,志逸老能贫。

岁月怜分影,乾坤隔幻身。

残躯新读礼,感事倍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