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的《寄杨实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
首联“燕歌别易水,蜀道隔湘云”,以“燕歌”和“易水”开篇,暗示了离别的场景,同时“蜀道”与“湘云”的对比,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遥远,也隐喻了友情的深厚与不易跨越的距离。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既壮阔又略带悲凉的氛围。
颔联“江柳年年绿,攀条独忆君”,转而描写江边的柳树,年复一年地绿意盎然,诗人独自攀折柳枝,回忆起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永恒与个人情感的瞬间相遇,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颈联“啼猿渺何在,来雁不堪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念之情。猿猴的啼叫在远方回荡,却无法触及;南飞的大雁传来的声音,也让人心生哀愁。这两句通过动物的叫声,将思念之情推向了极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遥远。
尾联“莫就成都卜,玄经自有文”,诗人劝慰友人不必过于忧虑或寻求占卜之术,因为真正的智慧和答案都蕴含在古老的典籍之中。这一联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知识的尊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