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赠张太仆质卿》由明代诗人区大相创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洞察。
首联“真妄本无端,是非多所误”开篇即点出主题,指出真理与虚妄并无明确界限,人们往往在真假、对错之间迷失方向。接着“方回北里辙,遽首南浮路”以行走路径的转变隐喻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变化,强调了人生的不确定性与变数。
“蚁泛难为欢,蛾巧易成妒”运用蚂蚁和飞蛾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小人物的悲欢与嫉妒,揭示了社会中弱者处境的艰难与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荏苒衣上尘,孰辨缁与素”则通过衣物上的灰尘比喻时间的流逝与世态炎凉,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落羽虞虚弦,春行畏多露”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以落羽(可能指羽毛)与虚弦(空弦)的对比,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春天行进时对露水的畏惧,暗示了追求理想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最后,“离颜已非昔,谁能待来故”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时光变迁、人事更迭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整首诗语言精炼,寓意深远,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深刻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