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吊刘孝嗣》由宋代诗人李昭玘所作,通过对刘孝嗣的追悼,展现了对人生价值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富贵从来一羽轻”,开篇即以轻盈之物比喻富贵,暗示富贵在人生的重量上如同羽毛般微不足道,强调了物质财富并非人生价值的全部。接着“胸中万卷复何营”一句,进一步阐述了知识与学问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充实,但并未因此而追求不息,表达了对精神追求的深思熟虑。
“囊钱尽处布衾短,谤焰息时坟草生”两句,通过对比贫富、褒贬与生死,揭示了人生境遇的无常和世态炎凉。贫富的转变如同布衾的长短,褒贬的消逝如同坟草的生长,形象地描绘了人生境遇的起落变化。
“一日得行须有命,百年不死是高名”则表达了对命运的敬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认为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命运的安排;而能够活到百岁,虽非人人所能,但却是值得追求的高尚名声。
最后,“瑶琴挂壁凝尘满,无复当年流水声”以瑶琴挂壁、尘满、流水声不再,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以及往日美好时光的不可复返。整个诗句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怀念。
综上所述,《吊刘孝嗣》通过对比、象征和寓言的手法,深刻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命运的无常、精神的追求以及时间的流逝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智慧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