舫斋

寓形天宇间,一枝慎所处。

到眼无溪山,堆胸自尘土。

陈子作舫斋,端能世外趣。

笑傲风波境,恬无风波虑。

循本鱼可观,灰心鸥自舞。

风景虽可人,公乎聊四顾。

纷纷逐末流,谁援沉迷苦。

吾事在济川,慎勿五湖去。

形式: 古风

翻译

寄身于广阔的天地之间,每处落脚都需谨慎。
眼前没有溪流山峦,心中却堆积着尘世的忧虑。
陈子在舫斋中营造了世外桃源般的氛围。
他笑对风浪,内心平静,无惧任何波折。
遵循自然本性,如同观赏游鱼,鸥鸟自在飞翔。
尽管风景宜人,但您还是四处环顾,深思熟虑。
人们纷纷追求名利,谁能解救那些沉溺其中的人呢?
我的志向在于助人渡过难关,切勿轻易离开世间。

注释

寓形:寄托身体。
慎:谨慎。
堆胸:堆积在心头。
尘土:尘世的忧虑。
陈子:指代某人。
舫斋:书房或静修之地。
笑傲:嘲笑或自得其乐。
恬:平静。
循本:遵循本性。
灰心:形容心境淡泊。
聊:姑且。
四顾:四处张望。
末流:世俗潮流。
沉迷:深深陷入。
济川:帮助他人渡河,比喻助人解决困难。
五湖去:泛指离开人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自然之中的情景和心境。"寓形天宇间,一枝慎所处"表明诗人选择在广阔的自然界中安身立命,每一个位置都要谨慎选择。"到眼无溪山,堆胸自尘土"则显示了诗人面对的是平凡而不起眼的景色,但内心却充满了尘世的忧虑。

接下来,"陈子作舫斋,端能世外趣"说明诗人在朋友陈子的帮助下建造了一间简易的船屋作为书斋,这里是诗人远离尘嚣、追求精神寄托的地方。"笑傲风波境,恬无风波虑"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变化时的心态,既不畏惧波折,也不为之所扰。

下半首则写道:"循本鱼可观,灰心鸥自舞",这里的“循本”指的是顺应自然,诗人通过观赏到水中的鱼和鸟儿自在地翱翔,从而感到内心的平静。"风景虽可人,公乎聊四顾"则是说尽管周围的风光美好,但诗人的目光却无处安放,只能漫不经心地四处观望。

最后两句"纷纷逐末流,谁援沉迷苦"表达了对外界纷扰不断、人心所陷之困境的感慨,而"吾事在济川,慎勿五湖去"则是诗人决心要在这条河上(济川)处理自己的事情,不愿意轻易前往那繁华而复杂的五湖地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追求精神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心境。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陪李梁溪游泛碧

凉天夜无云,寒江秋更碧。

冷照月华中,水天同一色。

画船渺中流,三更群动寂。

清风远相随,芦花秋瑟瑟。

近山得桂香,隔烟起渔笛。

楼台半有无,疑是化人国。

我生本无事,钓竿勤水石。

今宵更可人,仍侍君子侧。

浪登元礼舟,本非谪仙敌。

敛手看挥毫,光芒腾万尺。

形式: 古风

偶成

我涉江东路,平地雪盈尺。

明日登芙蓉,晴天开晓日。

朅自婺源来,阴雨连朝夕。

瘦马逼云际,又断檐间滴。

顾我亦何人,市朝欲扫迹。

平生诗酒交,落井仍下石。

那知涉畏途,乃烦造化力。

要知万里行,人谪非天谪。

衡云霁韩愈,海市呈苏轼。

君知此理不,鬼物护狂直。

形式: 古风

偶成

乘风上天款天语,天公不怒雷公怒。

烟霄一斥下人间,豺狼旁午归无路。

欲度三吴血盈川,欲泛九江兵闇天。

扶筇却出徽城去,去天一握五危巅。

水陆辛勤已足矣,雪花更开九万里。

英雄困饿古犹今,莫学儿曹生愠喜。

形式: 古风

寄司录朝奉兼简伯寿

老松古柏争清劲,社稷元勋李文正。

风流千古照人寒,家有白眉声益振。

十年游宦落穷山,妾无衣帛日号寒。

只馀净业磨不去,骎骎笔势江河宽。

阿戎作诗更难偶,银钩仍复规颜柳。

苍藤千尺练敲冰,万轴晶荧照窗牖。

明月夜光两相酬,束笋堆床曾不休。

公家自有呕心戒,岂容雕琢损天游。

嗟我无文出月胁,惟有蓬窗堆柿叶。

如何分我三百万,试扫危言助调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