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游仙词十首》(其四)描绘了一幅瑰丽而神秘的画面。首句“煌煌珠树四时春”以璀璨的珠树象征仙境,一年四季都充满生机与温暖,暗示着超凡脱俗的氛围。"树影玲珑月满身"进一步描绘了月光洒在珠树上,树影婆娑,如梦如幻,给人以静谧而皎洁的感觉。
后两句“理罢玉笙朝斗去,就中谁是避秦人?”则转入寓意,将玉笙(古代一种管乐器)比喻为追求理想或超脱尘世的工具,意指主人公已经整理好心情,准备向着北斗星(古人认为是神仙所居之地)而去。最后的设问“就中谁是避秦人?”巧妙地借用了“避秦”的典故,暗指寻找隐逸或逃离纷扰现实的理想之人,增添了诗歌的哲思和深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超然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寓含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