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

行过长平惨旧名,路人犹指昔年坑。

不知当日将军死,地下曾无见赵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长平》,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事件长平之战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句“行过长平惨旧名”,描绘了诗人经过长平这一地时,感受到的沉痛氛围。长平,历史上著名的战场,这里曾经发生过惨烈的战争,留下了深刻的伤痕。诗人以“惨旧名”来形容,既点出了地点的历史意义,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

接着,“路人犹指昔年坑”,诗人继续描述了长平战场的现状。即使时间已经过去,路人们仍然能够指出当年战争留下的痕迹——那些深埋地下的坑洞,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过去的血腥与苦难。这句诗通过路人的行为,将历史的痕迹具象化,让读者仿佛能亲眼目睹那场悲剧。

第三句“不知当日将军死”,诗人转向对战争中将领的关注。他提出疑问,不知道当年那些指挥战争的将军们,在面对如此惨烈的战事时,是否真的理解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辜生命的丧失。这个问题不仅指向了将军们的决策,也触及了人性的深度,引发人们对战争责任和道德的思考。

最后一句“地下曾无见赵兵”,诗人进一步深化了对战争的反思。他质疑,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赵国士兵,他们的灵魂是否能在地下见到自己的战友。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战争中无辜生命的哀悼,也暗示了战争的非人道性,以及它对个体命运的无情剥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切关怀。它不仅仅是一次对长平之战的回顾,更是一次对战争本质的深刻反思,提醒着后人珍惜和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收录诗词(1331)

薛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荥阳道中九首(其一)

老亲官定覃怀后,游子南来京索时。

舟渡浊河高处望,太行秋碧绕天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荥阳道中九首(其二)

前途十里即温城,暂向村林避郁蒸。

野老多情能款客,呼儿旋撇瓮头清。

形式: 七言绝句

荥阳道中九首(其三)

一年几度过黄河,霁景清风此日多。

临流滚滚兴无尽,直欲遥吞万里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荥阳道中九首(其四)

河水南边广武山,山头簇簇故城閒。

徘徊不尽千年事,秋草秋花驻马看。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