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镠所作的《筑塘》。钱镠,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以治国有方、勤政爱民著称。此诗描绘了钱镠在治理钱塘江潮水时的决心与壮志。
首句“天分浙水应东溟”,开篇即以大气磅礴之笔,将钱塘江与东海相联,暗示了钱塘江潮水的源头与最终归宿,也预示着钱镠治理潮水的宏大目标。接下来,“日夜波涛不暂停”一句,生动描绘了潮水日夜奔腾不息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伟力,也映射出钱镠面对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千尺巨堤冲欲裂,万人力禦势须平”两句,形象地展示了钱镠在治理潮水时面临的巨大困难和挑战。千尺巨堤在潮水的冲击下似乎随时可能崩裂,但钱镠依靠万众之力,决心将这股力量引导至平稳状态,体现了他卓越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吴都地窄兵师广,罗刹名高海众狞”两句,通过对比吴都(杭州)的地狭人多与敌对势力的强大,进一步突出了钱镠面临的艰巨任务。然而,钱镠并未被这些困难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最后,“为报龙神并水府,钱塘且借作钱城”一句,表达了钱镠希望借助自然之力,将钱塘江潮水变为财富之源,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展现了他利用自然、造福百姓的远见卓识。
整首诗通过对钱镠治理钱塘江潮水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英雄气概和治理才能,也反映了古代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