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窗听(其二)

记得香闺临别语。彼此有、万重心诉。

淡云轻霭知多少,隔桃源无处。梦觉相思天欲曙。

依前是、银屏画烛,宵长岁暮。

此时何计,托鸳鸯飞去。

形式: 词牌: 红窗听

翻译

还记得分别时闺房中的私语,两人之间有千言万语难以诉说。
淡淡的云雾有多少,阻隔着桃花源般的梦境,醒来后思念绵绵,天色已近黎明。
依旧是那明亮的银屏和蜡烛,夜晚漫长,又是一年岁末。
此刻又能如何,只能寄托于鸳鸯鸟,让它传递我的相思之情。

注释

香闺:女子的闺房,私密的空间。
心诉:内心深处的情感倾诉。
桃源:理想中的宁静之地,象征美好的梦境。
银屏:古代室内装饰,银色的屏风。
鸳鸯:象征夫妻或情侣,常用于表达爱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殊的《红窗听》系列中的第二首。它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段离别的场景。"记得香闺临别语"开篇,回忆起分别时的闺房私语,满含深情。"万重心诉"表达了两人之间难以言尽的复杂情感。接下来,"淡云轻霭知多少,隔桃源无处"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离别后的相思比作云雾缭绕,仿佛两人被桃花源般的距离阻隔,相见无门。

"梦觉相思天欲曙",夜晚梦境中醒来,发现天已微明,相思之情更甚。"依前是、银屏画烛"描绘出孤独的夜晚,只有银色的屏风和摇曳的烛火陪伴着主人公。"宵长岁暮"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与岁月的流逝,加深了分离的痛苦。

最后,诗人借"此时何计,托鸳鸯飞去"表达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希望能借助鸳鸯这一意象,将自己的情意传递给她。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晏殊在婉约词风中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347)

晏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生卒年:991-1055

相关古诗词

红窗听(其一)

淡薄梳妆轻结束。天意与、脸红眉绿。

断环书素传情久,许双飞同宿。一饷无端分比目。

谁知道、风前月底,相看未足。

此心终拟,觅鸾弦重续。

形式: 词牌: 红窗听

更漏子(其二)

塞鸿高,仙露满。秋入银河清浅。逢好客,且开眉。

盛年能几时。宝筝调,罗袖软。拍碎画堂檀板。

须尽醉,莫推辞。人生多别离。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更漏子(其一)

蕣华浓,山翠浅。一寸秋波如剪。红日永,绮筵开。

暗随仙驭来。遏云声,回雪袖。占断晓莺春柳。

才送目,又颦眉。此情谁得知。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更漏子(其四)

菊花残,梨叶堕。可惜良辰虚过。新酒熟,绮筵开。

不辞红玉杯。蜀弦高,羌管脆。慢飐舞娥香袂。

君莫笑,醉乡人。熙熙长似春。

形式: 词牌: 更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