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题忆雪楼江山无尽图送紫诠王使君之官川南次留别原韵(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以及对友人赴任川南的深切关怀与祝福。
首句“移家暂寓虎踞石,门巷复见乌衣王”描绘了友人即将离开的场景,寓居之地仿佛虎踞石,门前小巷又似乌衣巷,暗含着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接着,“雏凤长鸣协钟吕,宏音亮节皆琅琅”以凤鸣喻友人的才华横溢,声音响亮而和谐,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
“东西各驾青雀舫,山水收以古锦囊”两句,想象友人乘船东去,沿途山水美景尽收眼底,如同古锦囊般珍贵。接下来,“巫山之高不可极,长江之水难为量”以巫山之高、长江之长,象征友人旅途的遥远与艰难。
“悬帆今月已春暮,计程到日应秋阳”描述了友人启程的时间与行程的漫长,预祝他平安抵达目的地。“送君不妨屡水宿,几人同卧舟中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陪伴与祝福,希望友人在旅途中得到安慰。
“问年我已逾耳顺,将髭君亦添新霜”两句,诗人感慨自己年岁已高,而友人也增添白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九州宇宙本窄狭,后期未可云渺茫”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将寻幽约指吴越,更揽宿莽过沅湘”展望友人未来可能的旅程,充满期待。“待君旌节自蜀出,玺书惠下云天长”表达了对友人仕途顺利的祝愿。“新篇不厌读数回,老脚尚可同趋跄”则是对友人作品的喜爱与对共同经历的怀念。“且题此卷作后验,恍如身复当楼窗”以诗作作为回忆的见证,仿佛再次置身于楼窗前。“迷濛远近翠欲滴,不辨扬越并燕梁”描绘了远方景色的迷人与难以分辨的复杂性。“高歌激昂以赠我,平生意兴因飞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歌声的欣赏与对友情的珍惜。“安得如鸟有羽翼,从君唱和逾三泷”则是对能够自由飞翔、与友人共同歌唱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祝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