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二)

安心在身中,无端凿以窍。

止水本不流,哀乐日相导。

人事万不齐,一瞬辄颠倒。

可知不可名,能望不能造。

仪行有昃晦,颜色岂常好。

少年太自苦,鵩鸟来相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咏怀(其二)》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

首句“安心在身中,无端凿以窍”,以“凿窍”比喻人为地制造烦恼,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应当源自内心深处,而非外界的干扰。接着,“止水本不流,哀乐日相导”运用了“止水”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内心如止水般平静的状态,而哀乐的波动却不断引导着情绪的变化,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人事万不齐,一瞬辄颠倒”指出人间百态复杂多变,瞬间之间就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强调了世事无常。接下来的“可知不可名,能望不能造”则进一步探讨了认知与创造之间的界限,提出有些事物虽可感知但难以言说,有些目标虽可向往却难以实现,体现了对人类认识能力的深刻反思。

“仪行有昃晦,颜色岂常好”通过自然界的日出日落、阴晴变化,类比人生的起起伏伏、喜怒哀乐,强调了生命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最后,“少年太自苦,鵩鸟来相吊”以少年时期的过度忧虑为喻,暗示了年轻时的烦恼往往过于沉重,如同鵩鸟的哀鸣,表达了对年轻人过度忧虑的同情和劝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人生百态、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对人性弱点的洞察,语言含蓄而寓意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426)

黄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怀(其三)

万象不自主,皆受气所使。

运动偶然间,天地犹人耳。

圣贤教庸愚,不过水洗泥。

鬼神及仙佛,终非指喻指。

常变穷有无,好恶争彼此。

此身吾自有,隐微当难视。

虮虱日附人,岂识人意旨。

治世不得已,分君臣父子。

处世不得已,推穷通生死。

究其所以然,不能得终始。

好奇诚太过,说理亦非是。

气所不到处,万口一齐止。

纷纷儒释老,荒荒经子史。

十二万年中,留得几张纸。

形式: 古风

咏怀(其四)

亚夫起弄兵,一举为命送。

侥倖一海内,公然称正统。

权臣筑受禅,易君不易众。

后世秉笔人,书篡不肯纵。

论迹不论心,此义亦难洞。

汤武抑何多,尧舜无人重。

窃国与窃钩,未知谁伯仲。

一部廿三史,说尽痴人梦。

形式: 古风

早起和定盦纪游韵

当曙贪朝爽,振衣扶梦出。

中庭悄无人,清气生瘦石。

馀烟宿空翠,回廊影犹黑。

疏星散行队,凉宵成过客。

一鹊踞相对,转领自理翮。

高柯气苍劲,风雨不曾折。

群草媚细香,新苔埽行迹。

此时尘中人,伏枕酣鼻息。

尔辈真夏虫,但解附炎热。

我如破天荒,又若寄山藉。

滞襟幽籁荡,颓眸微风掖。

可惜日渐生,红出栏干色。

鸡犬接人烟,车马动林陌。

幽赏等晞露,须臾盼莫及。

城市终可嫌,琼楼待飞屧。

形式: 古风

志感和定盦纪后游韵

婉婉小家女,当街睇晴碧。

荆布自幽闲,尘湫亦明瑟。

客从城外来,汗走气垂绝。

热恼故自取,芳心忽生恻。

移坐劝槃礴,含笑讯游历。

拭帨污不嫌,曳扇凉时及。

阿弟亦解事,悄比玉肩立。

琐碎皆人情,挽留不使出。

宛转埙篪声,杂以傍墙篴。

素手剖绿瓜,为我逐馀热。

甘凉实浃髓,消渴敢臆说。

天涯孰相怜,感此意无极。

居处在邻巷,苦多形迹隔。

此境虽瓜李,此心非木石。

颇欲持牙筹,佐尔司出入。

似胜高门中,低眉仰人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