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泉精舍菊花开,节过重阳我始来。
坐对菊花酬节物,危楼南眺望登台。
这首诗描绘了在北泉精舍中,菊花盛开的场景,诗人于重阳节后才来到此地。他坐在菊花旁,与节令相呼应,危楼之上南眺,似乎在期待着登高望远的时刻。康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的宁静与雅致,以及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通过“坐对菊花酬节物”,诗人将自己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紧密相连,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而“危楼南眺望登台”则暗示了一种超越日常、追求精神高度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雅情趣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不详
沜东渔父。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自拟重阳醉此楼,不堪诗酒作淹留。
狂夫老去情逾放,笑折黄花插满头。
去年与客赏重阳,痛饮溪亭迟日光。
今日月明情兴爽,何辞三万六千觞。
月白花黄酒又清,长河恨不入杯倾。
人间富贵同飘瓦,何物空教误此生。
此生疏旷绝堪嗔,遇酒逢花便不驯。
身外悠悠无染著,胸中的的有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