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欲雨,农家名分龙。

雨意或羞涩,沾润限西东。

入夏雨已多,颇觉支体慵。

轻烟苒苒绿,夕照微微红。

不奈勃姑语,呼雨云满空。

乍晴丝捲轴,复闇花无踪。

良辰偶孤负,土脉方丰融。

屈指是新秋,细听邻杵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季的景象,细腻地展现了雨前、雨中和雨后的自然变化,以及对农事的影响。

首句“今日天欲雨,农家名分龙”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天空的雨意比作即将出山的龙,形象地预示了即将到来的降雨,同时也点明了对农业至关重要的雨水对于农民的重要性。

接着,“雨意或羞涩,沾润限西东”,描述了雨意初现时的微妙与不确定,以及雨水分布的不均匀性,暗示了雨水对于农作物生长的复杂影响。

“入夏雨已多,颇觉支体慵”则表达了夏季频繁降雨给人们带来的慵懒感,可能是因为湿热天气导致的身体不适。

“轻烟苒苒绿,夕照微微红”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景象,轻烟缭绕,绿意盎然,夕阳余晖映照下,世界呈现出一抹温柔的红色,展现出雨后清新的自然之美。

“不奈勃姑语,呼雨云满空”通过勃姑(可能是指某种鸟类)的叫声,表达了对降雨的期待,云满天空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乍晴丝捲轴,复闇花无踪”描述了雨后短暂的晴朗,随后又转为阴暗,花朵在雨水的洗礼后可能凋零,体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

“良辰偶孤负,土脉方丰融”表达了对错过美好时光的遗憾,同时强调了雨水对土地肥沃的重要性。

最后,“屈指是新秋,细听邻杵舂”预示着季节的更迭,秋天即将到来,人们开始准备收割和加工粮食,体现了农事活动的连贯性和时间的流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季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农业社会中雨水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收录诗词(415)

张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夜对月

秋来月渐清,老火犹未退。

好风送新凉,云深复昏晦。

徐思此夜满,岂不令人爱。

暑气薄前荣,蒸溽肯少贷。

月色到芳池,缘此亦拘碍。

今宵坐中庭,挥麈成独对。

霜华杂月色,顿然清病肺。

何必泥中秋,此语吾永佩。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午步积谷山探梅才有一二蕊

烂雨才放晴,街头泥三寸。

支筇积谷山,寒梅微弄粉。

二十四番风,迎腊先一讯。

青女素精明,竟不易号令。

譬如蜕骨仙,色妆而意整。

惟有吟诗翁,年年来管领。

形式: 古风

发奔牛

红添花满溪,绿带草穿石。

佳致在目前,远近记经历。

云疏雨渐收,篙长水倒激。

平生一诗卷,未免写胸臆。

记得坡翁言,在郡六百日。

出处虽不同,我性聊自适。

形式: 古风

桃花鸂鶒

画工天机高,腕有万钧力。

把笔解写生,妙处欠人识。

地深烟自引,云敛望不极。

谁知只尺间,卷藏栖座侧。

桃枝糁浅红,羞带燕支色。

经时叹芳跗,数片堕晴碧。

政缘景色饶,讵忍光阴掷。

波心自在流,夕照苦见逼。

雌蜂不受影,容此双鸂鶒。

睨目且裴回,暂收西去翼。

笼宽终难驯,水满好脩饰。

旁人莫痴心,乘势事箭弋。

庶几久相忘,飞浮欣得得。

连旬暑送风,对此融胸臆。

不必形似求,枉费半圭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