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州东园

群峰高拥碧嶙峋,亭宇清华气象新。

两岸烟云先向日,一林花木暗藏春。

溪明夜阁轩窗月,风断晴桥井邑尘。

好酒满樽诗满轴,主人曾不倦行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山峰簇拥着青翠的岩石,亭台楼阁显得清新脱俗。
两岸的云雾在朝阳下飘散,树林中隐藏着春天的气息。
夜晚溪水明亮,照亮了阁楼的窗户和月光,晴朗的桥上没有了城市的尘埃。
美酒斟满杯,佳诗满卷轴,主人却从未厌倦过款待过路的客人。

注释

群峰:众多山峰。
高拥:簇拥而立。
碧嶙峋:青翠且多石。
清华:清雅华美。
烟云:云雾。
向日:朝向太阳。
暗藏:悄悄隐藏。
溪明:溪水清澈。
夜阁:夜晚的楼阁。
轩窗:宽敞的窗户。
井邑:城镇。
好酒:美酒。
诗满轴:诗卷满满。
倦行人:厌倦了行人的疲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群峰高拥碧嶙峋,亭宇清华气象新。" 这两句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雄伟的山水画卷,群峰环抱,碧绿的峰峦层叠,如同巨龙盘旋于青翠之中。亭宇在这片景色中显得格外清新,气象更新,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两岸烟云先向日,一林花木暗藏春。" 两岸的烟云似乎在朝着太阳,寻求光与热,而那一片树林中的花木,则在静悄悄地孕育着春天的秘密。这两句诗不仅写景,更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生长规律的感悟和赞美。

"溪明夜阁轩窗月,风断晴桥井邑尘。" 夜晚的溪水清澈见底,映照着阁楼上的窗棂和悬挂其间的明月。这一幕如同梦境一般,而那被风吹断的声音,似乎来自远方的晴空之下,连同桥上井边的尘世喧嚣,都在这宁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好酒满樽诗满轴,主人曾不倦行人。" 这最后两句,则是对生活享受的赞颂与对主人热情款待的感激。好酒如同诗篇一样充盈,主人以不倦的热情接待过往行人,这里流露出一种宴乐而不失礼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风俗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咸阳道上晚晴有作

积霭晚尽散,南山明夕阳。

秋容遍丰镐,古恨入隋唐。

草木咸摇落,风烟自渺茫。

客亭须下马,把酒慰殊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幽沼

促促开幽沼,涓涓引细渠。

无由安岛屿,才可活龟鱼。

秀荇新宜食,圆荷净好书。

时来坐高柳,濯足荫扶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弭盖亭

弭盖长亭下,轩窗慰客心。

田塍交远日,水堋泻清襟。

北道云千里,西山雪万寻。

尘衣无奈拂,去骑复骎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春庭

春院阴阴翠霭低,春庭寂寂晓光迷。

花间蜂去抱黄粉,苔上燕来衔绿泥。

两行高梧初荫合,一番新草恰生齐。

微禽已识幽人意,飞下栏干向里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