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

公子远于隔,乃在天一方。

望望江山阻,悠悠道路长。

别前秋叶落,虽后春花芳。

雷叹一声响,雨泪忽成行。

怅望情无极,倾心还自伤。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有所思》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萧统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联“公子远于隔,乃在天一方”,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与思念对象的距离之遥,仿佛隔着整个天地,形象地表达了思念的深沉与无奈。颔联“望望江山阻,悠悠道路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空间上的阻隔感,江山的阻隔与道路的漫长,使得相见变得遥不可及,情感的表达更加浓烈。

颈联“别前秋叶落,虽后春花芳”巧妙地运用了季节更替的意象,以秋叶的凋零与春花的盛开对比,暗示了离别的哀愁与未来的希望之间的矛盾。秋天的落叶象征着离别的痛苦,而春天的花朵则预示着生命与希望的延续,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层次,也加深了情感的复杂性。

尾联“雷叹一声响,雨泪忽成行”将自然界的雷声与诗人的泪水联系起来,雷声的轰鸣仿佛是对命运不公的叹息,而泪水的流淌则是内心深处情感的自然流露。这一联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最后一句“怅望情无极,倾心还自伤”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法言表,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惆怅与自我哀伤。这句话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总结,也是对所有因距离而产生的思念之情的共鸣。

整体而言,《有所思》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面对距离与时间的挑战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情感表达的独特方式和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3)

萧统(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维摩。武帝长子。梁武帝天监初,立为太子。夙慧,五岁遍读《五经》。既长,明于庶事。信佛能文,遍览众经,东宫藏书三万卷。引纳才士,商榷古今,恒以文章著述,一时文风大盛。编有《文选》,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选录各体诗文,为现存最早诗文总集。另有《昭明太子集》

  • 字:德施
  • 籍贯: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501—531

相关古诗词

相逢狭路间

京华有曲巷,巷曲不通舆。

道逢一侠客,缘路问君居。

君居在城北,可寻复易知。

朱门间皓壁,刻桷映晨离。

阶植若华草,光景逐飙移。

轻幰委四屈,兰膏然百枝。

长子饰青紫,中子任以赀。

小子始总角,方作啼弄儿。

三子俱入门,赫奕盛羽仪。

骅骝服衡辔,白玉镂啼羁。

容止同规矩,宾从尽恭卑。

雅郑时间作,孤竹乍参差。

云翔杂水宿,弄吭满清池。

欢乐无终极,流目岂知疲。

门下非毛遂,坐上尽英奇。

大妇成贝锦,中妇饬粉絁。

小妇独无事,理曲步檐垂。

丈人暂徙倚,行使流风吹。

形式: 古风

三妇艳

大妇舞轻巾,中妇拂华茵。

小妇独无事,红黛润芳津。

良人且高卧,方欲荐梁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饮马长城窟行

亭亭山上柏,悠悠远行客。

行客行路遥,故乡日迢迢。

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

如霰独留连,长路邈绵绵。

胡马爱北风,越燕见日喜。

蕴此望乡情,沈忧不能止。

有朋西南来,投我用木李。

并有一札书,行止风云起。

扣封披书札,书札竟何有。

前言节所爱,后言别离久。

形式: 古风

长相思

相思无终极,长夜起叹息。

徒见貌婵娟,宁知心有忆。

寸心无以因,愿附归飞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