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叶观国的《秋日杂诗(其二)》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宁静景象和个人在书斋中的感悟。首句“檐间余滴弄新晴”以生动的动态画面,展现了雨后的清新气息,滴滴水声仿佛在演奏着自然的乐章。接着,“斗室闲观见物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周遭事物的细致观察。
“带露残蝉多羽调,阅人老树少商声”两句通过蝉鸣和老树的声音,传递出秋天的寂寥与岁月的沧桑。蝉声带露,显得更加凄婉,而老树少商声(古代五音之一,象征悲伤),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风寒卢水波痕减,霜落津门蜃气明”进一步描绘天气转凉,水面波纹减少,天津处的海市蜃楼也因霜降而清晰可见,增添了秋日的冷峻之美。
最后,“却喜书斋省缘扑,窗蝇就冻帐蚊清”表达诗人对书斋环境的喜爱,因为秋意渐浓,连窗边的苍蝇都冻得不再骚扰,帐内的蚊子也变得稀少,使得书房更为清净,读书的氛围更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清静淡泊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