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桥

凿石为梁岁月悠,山川有待得谭侯。

海桥壮观成三趾,国士勋名出一头。

大浪不惊虹影湿,高车齐度马声秋。

玉湖湖上通行路,浩荡馀波万古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廖大圭的《宁海桥》描绘了一座历经岁月、融入自然的桥梁。首句"凿石为梁岁月悠",展现了建造者的辛勤与工程的持久,暗示了宁海桥的历史悠久。"山川有待得谭侯",谭侯可能是指建造者或设计者,表达了对先人的敬仰和桥之于山水的意义。

接下来两句"海桥壮观成三趾,国士勋名出一头",将桥比作巨足,形象地描绘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同时也赞美了建造者的卓越贡献。"大浪不惊虹影湿",运用比喻,形容桥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彩虹映照下的画面宁静而壮美。

"高车齐度马声秋",进一步描绘了桥上繁忙的交通场景,车马络绎,增添了生活的气息。最后一句"玉湖湖上通行路,浩荡馀波万古流",以玉湖和浩荡的湖水为背景,强调了宁海桥不仅实用,更是连接湖面交通的重要纽带,其影响深远,如同历史长河中的永恒存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宁海桥的建筑成就,以及它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收录诗词(250)

廖大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圭,姓廖氏。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 字:恒白
  • 籍贯:泉州晋江

相关古诗词

示上人客鱼石归詹王二生信宿

天近瑶台新月明,相思无路去寻盟。

三秋海上归来客,一夜灯前笑语声。

黑发满头含瘴色,清贫到骨有诗情。

岁寒尊酒诸公在,预戒春风卜远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南院故人至

不见故人今几日,满山风雨落花声。

云林孤坐度芳岁,杖屦一来开晚晴。

剪烛西窗深夜语,卜邻南峤半生盟。

病身已是栖迟久,汗漫相将游太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用韵与史眉山别

清啸神山日未斜,独骑官马入桐花。

尽驱春意苏亭户,不遣丹心负帝家。

舄卤八州瞻幕府,风云万里接京华。

去时得路扬鞭阔,野衲相思自摘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答周詹二先辈过瓮天

缅思邃古尚巢居,一室盘蜗不愿馀。

身外置锥似无地,眼中插架漫多书。

梅檐觅句供閒趣,竹榻冥心到物初。

赖有儒林炯连璧,相期结社慕匡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