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献仙音.夏夜

天卷残云,漏传高阁,数点萤流花径。

立尽屏山无语,新竹高槐,乱筛清影。

看画扇,罗衫上,光凝月华冷。夜初永。

问萧娘、近来憔悴,思往事、对景顿成追省。

低转玉绳飞,淡金波、银汉犹耿。

簟展湘纹,向珊瑚、不觉清倦。

任钗横鬓乱,慵自起来偷整。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翻译

天空卷起残余的云朵,漏壶的声音从高阁传来,几点萤火虫在花径中飞舞。
独自站立在屏风前,默默无言,新竹和高槐的影子交错,洒下清凉的光影。
看着画扇上的图案,罗衫上映着冷冷的月光。夜晚刚开始漫长。
询问那位名叫萧娘的女子,最近是否憔悴,回忆往事,在这景色中突然有所感触。
月亮低垂,玉绳星移动,淡淡的金色波光洒满银河,依然明亮。
竹席上刻着湘妃竹的纹理,面对珊瑚,我不禁感到一丝清冷和疲倦。
任凭发钗横斜,鬓发散乱,我懒得起身,偷偷整理仪容。

注释

残云:残余的云朵。
漏传:漏壶的声音传来。
萤流:萤火虫飞舞。
屏山:屏风。
新竹高槐:新生的竹子和高大的槐树。
光凝月华冷:月光凝结,显得寒冷。
玉绳:古代星名,指北斗七星中的玉衡星。
湘纹:湘妃竹的纹理。
珊瑚:宝石或珊瑚状物体。

鉴赏

这首元代张玉娘的《法曲献仙音·夏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夏夜画卷。开篇“天卷残云,漏传高阁,数点萤流花径”以寥寥几笔勾勒出夏夜的景象,残云收拢,漏壶声从高阁传来,萤火虫在花径间闪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接下来,“立尽屏山无语,新竹高槐,乱筛清影”描绘了主人公独对屏风,默默无言,新竹与高槐的婆娑影子洒落一地,增添了画面的清凉与孤独。诗人通过“看画扇,罗衫上,光凝月华冷”进一步刻画女子的内心世界,月光如霜,映照在画扇和罗衫上,透出一股冷意,暗示着她的思绪飘向远方。

“夜初永。问萧娘、近来憔悴,思往事、对景顿成追省”表达了女子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如今的愁绪,她询问自己是否憔悴,面对美景,不禁追忆旧事,情绪复杂。

“低转玉绳飞,淡金波、银汉犹耿”描绘了银河璀璨,星辰低垂,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女子内心的无尽思念。接着,“簟展湘纹,向珊瑚、不觉清倦”写女子沉浸在思绪中,忘记了疲倦,直到注意到湘竹席上的图案。

最后,“任钗横鬓乱,慵自起来偷整”描绘了女子的慵懒与无奈,任凭发钗散乱,也不愿起身整理,形象地传达了她此刻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夏夜的女子,通过景物与心境的交融,展现了她对过去的追忆和现实的孤寂,情感深沉而动人。

收录诗词(132)

张玉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一贞居士。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 字:若琼
  • 籍贯: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
  • 生卒年:1250 ~1277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清昼

疏雨动轻寒。金鸭无心爇麝兰。

深院深深人不到,凭阑。尽日花枝独自看。

销睡报双鬟。茗鼎香分小凤团。

雪浪不须除酒病,珊珊。愁绕春丛泪未干。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浣溪沙.秋夜

玉影无尘雁影来。绕庭荒砌乱蛩哀。

凉窥珠箔梦初回。

压枕离愁飞不去,西风疑负菊花开。

起看清秋月满台。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烛影摇红.又用张材甫韵

梅雪乍融,单于吹彻寒犹浅。

夜从灯下剪春幡,笑罢椒盘宴。云母屏开帘卷。

放嫦娥、广寒宫苑。星移银汉。月满花衢,绕城弦管。

□□□□,谯楼一任更筹换。

锦霞银树玉桥联,谁道蓬山远。可是紫箫声断。

漫懊恨、春宵苦短。不堪回首,照□芙蕖,断肠鸿雁。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蕙兰芳引.秋思

星转晓天,戍楼听、单于吹彻。

拥翠被香残,霜杵尚喧落月。

楚江梦断,但帐底、暗流清血。

看臂销金钏,一寸眉交千结。

雨阻银屏,风传锦字,怎生休歇。

未应轻散,磨宝簪将折。玉京缥缈,雁鱼耗绝。

愁未休、窗外又敲黄叶。

形式: 词牌: 蕙兰芳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