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诗

齑盐老书生,谬列王都官。

索米了无补,从事敢辞难。

殊邻复盟好,仗节来榆关。

城守久不下,川涂望漫漫。

俭辈果不惜,一往何当还。

牧羊困苏武,假道拘张骞。

流离念窘束,坐阅四序迁。

同来悉言归,我独留塞垣。

形影自相吊,国破家亦残。

呼天竟不闻,痛甚伤肺肝。

相逢老兄弟,悼叹安得欢。

金人自南归,得志鞍马间。

波澜卷大厦,一木难求安。

世事宁有此,聊发我所存。

爵禄非所慕,金珠敢怀贪。

就不违我心,渠不汗我颜。

昔燕破齐王,群臣望风奔。

王蠋犹守节,燕人有甘言。

经首自绝脰,感槩今昔闻。

未尝食齐禄,徒以世为民。

况我禄数世,一死何足论。

远或死江海,近或死朝昏。

敛我不须衣,裹尸以黄幡。

题作宋臣墓,篆字当深刊。

我室尚少艾,儿女皆童顽。

四海无置锥,飘流倍悲酸。

谁当给衣食,使不厄饥寒。

岁时一酹我,犹足慰我魂。

我魂亦悠悠,异乡寄沉冤。

他时风雨夜,草木号空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滕茂实在临终前的自述,表达了对国家破碎、个人命运多舛的深切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家族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后人的嘱托。

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的自我定位——一个“齑盐老书生”,却意外地被任命为王都的官员,这种身份的反差和无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在艰难环境中为国效力的情景,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牺牲精神。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如苏武、张骞等,象征着诗人对忠诚与坚守的向往。他将自己比作苏武牧羊的孤独与张骞出使的艰难,表达了自己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担当与奉献。

诗人感叹于个人命运的流离失所,四时更迭,身边的朋友相继离去,而自己却只能孤独地留在边塞。这种孤独与无助,进一步加深了对国家破碎的哀痛之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思考了自己的身后之事,表达了对子女的担忧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他希望自己的墓碑上能刻上“宋臣”二字,以示对国家的忠诚。同时,诗人也对未来的生存问题提出了疑问,表达了对社会救助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个人经历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家庭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

滕茂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吴德夫

云霄拂衣早,幽意满江湖。

天地英声在,风流何代无。

属辞还两汉,垂钓合三吴。

倚棹伤今古,长歌击唾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与吕微仲范彝叟登福山寺

夹路东风花欲燃,群仙携傍翠微巅。

空阶遍撒金莲火,虚殿高烧宝篆烟。

禅寂静谈支遁后,道源真悟伏羲前。

寻僧未及鸠莲社,且共清樽石榻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张元德秘书

良觌暌违数载馀,故人踪迹近何如。

春秋藉子发精义,周易惭余无特书。

山阁停云愁绝处,屋梁落月梦回初。

何时共剪西堂烛,尊酒论文剪野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二帝蒙尘事北征,小臣无计泪如倾。

形式: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