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杂兴十解(其七)

矮屋病秋暍,内热烧中肠。

濯濯雨露姿,心眼生奇凉。

乡来翕翕威,奄忽归何方。

天时且如此,人事安可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密所作的《感秋杂兴十解》中的第七首,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矮屋病秋暍”,以“矮屋”象征人的处境或心境,用“病秋暍”(中暑)比喻人在秋天的不适,暗示了诗人可能在某个不顺的时期,内心感到压抑和疲惫。接着,“内热烧中肠”进一步描绘了内心的煎熬,仿佛体内的热度无法消散,形象地表现了情感的炽烈与痛苦。

“濯濯雨露姿,心眼生奇凉。”这两句转而描写自然界的秋雨,雨露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清凉,也似乎为诗人的心灵带来了片刻的宁静与慰藉。这里的“濯濯”形容雨后万物清新,而“心眼生奇凉”则表达了诗人从自然中获得的一丝超脱与平静。

“乡来翕翕威,奄忽归何方。”这两句由自然景象过渡到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曾经的繁华与威势,如今却如过眼云烟,不知归向何处。这里既有对过去辉煌的回忆,也有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与哀叹。

最后,“天时且如此,人事安可常。”诗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联系起来,指出天象的变化难以抗拒,同样,人生的起伏也是不可预知的。这句话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自然、时间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性探索。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感秋杂兴十解(其八)

有有必有无,无无乃无迹。

憧憧一世中,草草百年客。

何能强解事,穿凿辨坚白。

醉卧蓬荜秋,落叶深一尺。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感秋杂兴十解(其九)

万壑开青瑶,一雨凉意足。

空明发遐想,八极归一瞩。

意行不知远,路转云几曲。

悠哉复悠哉,孤吟伫秋绿。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感秋杂兴十解(其十)

激激泉底石,谡谡松下风。

天籁生泬寥,地籁号崆峒。

清响来无时,吹万有不同。

忽得千古心,元自一噫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访简上人退居不遇

一庵秋影外,水竹自逶迤。

爱静多辞客,因禅忽悟诗。

藓香侵坐具,花净入军持。

杖锡何方去,云边有鹤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