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多景楼次刘改之先生韵

一剑南方定九州,秪今风景不生愁。

山标万里朝天望,江洗中原被发羞。

绿树马嘶阳羡道,青云鹤唳广陵楼。

两京巡狩须过此,长见飞龙挟綵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一剑南下平定九州,如今的景色已不再让人忧愁。
山岭上远眺万里蓝天,长江洗涤着中原大地的耻辱。
绿树间马儿在阳羡道上嘶鸣,青云之上仙鹤在广陵楼上长啸。
皇帝巡游必经此地,常常会见到龙舟载着彩舟飞翔。

注释

一剑:象征力量和决心。
定九州:统一全国。
秪今:现在。
风景:景色。
不生愁:不再有忧虑。
山标:山岭标志。
万里:极目远望。
朝天望:仰望天空。
江洗:长江清洗。
中原:中国中部地区。
被发羞:感到耻辱。
绿树:绿色的树木。
马嘶:马儿嘶叫。
阳羡道:地名,古代道路。
青云:高高的云层。
鹤唳:鹤的叫声。
广陵楼:地名,可能指广陵城的楼阁。
两京:指长安和洛阳两个古都。
巡狩:帝王出巡。
须过此:必须经过这里。
飞龙:象征皇帝。
挟綵舟:乘坐装饰华丽的船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自豪之情。开篇“一剑南方定九州”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坚信和力量感;紧接着“秪今风景不生愁”则流露出诗人面对壮观景色时的心旷神怡与无忧无虑。诗中“山标万里朝天望”、“江洗中原被发羞”两句,通过山河的壮阔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赞叹,同时也映射出作者胸襟开阔、气势磅磅。

“绿树马嘶阳羡道”、“青云鹤唳广陵楼”两句,则细腻地描绘了诗人所处之地的生动景象,既有自然界的声音,也有人文建筑的高耸,使得画面更加立体和丰富。最后“两京巡狩须过此,长见飞龙挟綵舟”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文化的自豪,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力量、希望和自信的意境。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梅山

作尉南昌日,投书北阙频。

忠言不悟主,直节耻为臣。

汉室多灾异,吴门念隐沦。

挂冠忘宠辱,蒙袂出埃尘。

虹屈英雄气,鸥群自在身。

永怀三洞诀,高谢九江春。

择地开仙馆,看云剪寿巾。

玄台秋步月,虚室夜凝真。

无梦生芳草,留年养大椿。

碧茸香不断,青鸟性偏驯。

太液刀圭就,中黄道路新。

武夷空坠马,郁木竟栖神。

绛节虽朝帝,灵波尚济民。

一名传旧史,千古事严禋。

瑞气生仙药,清风付羽人。

坛遗金鼎像,井锁玉华津。

地接洪崖府,溪通剑水滨。

鹤归云抖擞,龙起石鳞皴。

已悟身为患,元期德有邻。

青山不忘我,今日是天亲。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何年流水恨,昨夜小桥春。

纵有相逢地,都无可寄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仙华重午

空山值端午,采蒲南涧滨。

蒲生裹白石,涧水清粼粼。

蟠根寸九节,服食能通真。

采之不盈掬,土洁含芳辛。

行行登绝境,有花如车轮。

奇哉世莫识,持扣山中人。

山人耳垂肩,羽佩青衣巾。

乘飙控玄鹤,汎景下苍岷。

我行意其仙,再拜询所因。

仙人揽花笑,见尔还千春。

语我勿复道,倏去无留尘。

归来有馀叹,三咽华池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宁寿寺

丹级才升四望赊,香销无复梦豪华。

向来马氏殚禅力,要拟龙宫作佛家。

树老烟霜台殿古,石封苔藓井栏斜。

上人不用莲花漏,自有林梢报晓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