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立秋后一日

暑云犹在,澄空欲变,入夜徘徊庭际。

新秋知是昨宵来,爱残月、纤纤西坠。

芭蕉老大,流萤衰倦,静里细观天意。

轻风未有半分凉,奈人道、今宵好睡。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翻译

暑气尚未消散,晴空似乎即将转变,夜晚我在庭院中徘徊。
新秋的气息告诉我,它已在昨晚悄然降临,我喜爱那弯弯的残月缓缓西落。
芭蕉已长大,萤火虫显得疲惫,静谧中我细细品味上天的旨意。
尽管微风带来些许凉意,但人们却说今晚是个好眠之夜。

注释

暑云:炎热的云层。
澄空:清澈的天空。
徘徊:来回走动。
新秋:初秋。
残月:亏缺的月亮。
芭蕉:一种热带植物,叶子大而宽。
流萤:飞舞的萤火虫。
衰倦:疲倦。
轻风:微风。
奈:无奈,尽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图景。开篇“暑云犹在,澄空欲变”勾勒出夏末秋初之际,天气尚未彻底转凉,但天边却有了变换季节的迹象。“入夜徘徊庭际”则展现了诗人夜晚在庭院中漫步的情景,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

“新秋知是昨宵来,爱残月、纤纤西坠。”这两句表达了对新秋到来的感慨,以及对月亮的留恋。诗人似乎在庆祝秋天的到来,同时也对即将消逝的夏夜余晖存有不舍之情。

“芭蕉老大,流萤衰倦”则是对庭院中景物的描写。这里的芭蕉因年岁增长而显得有些苍老,而流萤在夜晚飘飞,却带着一丝疲惫。这两种景象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静里细观天意”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中对自然规律的深刻体悟。夜晚的寂静让他有机会更加专注地感受和思考自然界中隐藏着的法则。

最后,“轻风未有半分凉,奈人道、今宵好睡。”这一句则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感受。尽管秋风尚未带来凉意,但这宁静温暖的夜晚却让人感到无比舒适,于是“今宵好睡”便显得格外自然和合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秋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闲适与自在的情感,以及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挟翠桥

洒面松风凉似水。下看冰泉,喷薄溪桥底。

叠叠层峰相对起。家居却在深山里。

枝上凌霄红绕翠。飘下红英,翠影争摇曳。

今夜岩扉休早闭。月明定有飞仙至。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南湖

门外沧洲山色近。鸥鹭双双,恼乱行云影。

翠拥高筠阴满径。帘垂尽日林堂静。

明月飞来烟欲暝。水面天心,两个黄金镜。

慢飐轻摇风不定。渔歌欸乃谁同听。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

杨柳鞦韆旗斗舞。漠漠轻烟,罩定黄鹂语。

红滴海棠娇半吐。燕脂水是朝来雨。

行过池边携手路。都把多情,变作无情绪。

唯有东风知住处。凭君送取温存去。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最高楼.初月

浮云散,天似碧琉璃。月正是、上弦时。

姮娥蟾兔俱何在,广寒宫殿不应亏。

这神功,千万世,有谁知。甚只解、催人须鬓老。

更不算、将人情绪恼。撺掇酒,撼摇诗。

山头望伴疏星落,庭前看照好花移。

夜无眠,应笑我,怎如痴。

形式: 词牌: 最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