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踏灯与璩仲玉王新甫饮于大中桥之西楼

树枝画月千条弦,十五不圆十六圆。

挂向酒楼檐外边,南市好灯值底钱。

大中桥上游人坐,不饮空教今夜过。

红脂在口香在楼,那能一个到垆头。

青衫白马无聊甚,望断黄金小钿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渭的《十六夜踏灯与璩仲玉王新甫饮于大中桥之西楼》描绘了一幅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景象。首句“树枝画月千条弦”运用了比喻,将月光透过树枝的缝隙洒落如琴弦般,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月色的朦胧之美。十五的月亮不圆满,而十六则圆满,寓意着生活的起落和期待。

接下来,“挂向酒楼檐外边,南市好灯值底钱”描绘了明亮的灯笼悬挂在酒楼外,南市的花灯价格几何,暗示了元宵节的繁华和市井生活。大中桥上游人如织,“不饮空教今夜过”,人们聚集在此,不仅是为赏灯,更是为了欢聚畅饮。

“红脂在口香在楼”一句,可能指的是美食或美酒,表达了宴饮的欢乐气氛。然而,“那能一个到垆头”又透露出一丝遗憾,意指不能一一陪伴朋友共度佳节。

最后,“青衫白马无聊甚,望断黄金小钿鞦”以人物的衣饰和心情作结,青衫白马的诗人感到孤独无聊,只能远远望着那些欢笑的人们,表达出对友情的渴望和孤寂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元宵节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与离别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无奈。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淮阴侯祠

荒祠几树垂枯枣,黄泥落尽朱旗纛。

花桐漆粉缀须眉,犹是登坛人未老。

半生作计在鱼边,才得河堤老妇怜。

谁知一卷长竿去,唾取真王只五年。

暗中朱碧知谁是,浊水浑鱼每相似。

当时密语向陈豨,更谁传向他人耳。

丈夫勋业何足有,为虏为王如反手。

提取山河与别人,到头一镬悲烹狗。

形式: 古风

写竹赠李长公歌

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

譬如影里看丛梢,那得分明成个字。

公子远从辽东来,宝刀向人拔不开。

昨朝大战平虏堡,血冷辘轳连鞘埋。

平虏之战非常敌,御史几为胡马及。

有如大酋之首不落公子刀,带胄诸君便是去秋阮游击。

不死虏手死汉法,败者合死胜合优。

公子何事常忧愁,一言未了一叹息,双袖那禁双泪流。

却言阿翁经百战,箭镞刀锋密如霰。

幸余兄弟两三人,眼见家丁百无半。

往往弯弓上马鞍,但有生去无生还。

只今金玉光腰带,终是铜瓶坠井干。

兼之阿翁不敢说,曾经千里空胡穴。

武人谁是百足虫,世事全凭三寸笔。

山人听罢公子言,一虱攻腰手漫扪。

欲答一言无可答,只写寒梢卷赠君。

形式: 古风

刘总戎国挽章应乃子索

胡尘不动天山没,胡儿拽马求汉物。

壮士收翎铩皂雕,将军射雁嬉青鹘。

修髯三尺别沙场,苗叶金枪插在窗。

闲将马革不得裹,羞向红妆泣数行。

雁门昔有李将军,公亦提符守雁门。

数奇数偶枭卢等,必得封侯有几人。

形式: 古风

琴高图为李勋卫赋

天上神仙塞紫虚,人间毛颖不胜书。

乍闻弄玉骑青凤,又见琴高跨赤鱼。

千年古素粘蝴蝶,苍涛高处擎红颊。

不知侬是画中人,欲请波臣后鳞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