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张雨的《鹤山书院》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书院景象。首句“寂寂茅堂掩昼门”写出了书院的宁静,白天院门紧闭,只有寂静围绕。次句“藤阴花气小池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藤蔓浓荫下,花香四溢,小池塘水面平静如镜,整体氛围显得淡雅而深沉。
诗人通过“也知建邺青精饭”一句,暗指书院的清修生活,可能暗示着书院师生们的刻苦读书,如同三国时期吴地建邺(今南京)的修行者食用青精饭以求学问精进。然而,“不到临邛白发孙”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自己虽然知道这种刻苦求学的精神,但已不再年轻,无法像古人那样有足够的时间去追求学问,直到白头。
整首诗通过对书院环境和自身心境的描绘,寓含了对知识追求的赞美与对岁月蹉跎的淡淡遗憾,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敬仰和对人生短暂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