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岚山

人家住峰顶,我行时见之。

遂逾数百折,始获叩茅茨。

主人拂尘席,邀我憩征疲。

村居不四五,往往绝烟炊。

携榼请馔具,日暮空筐归。

未知有蔬笋,况乃思甘肥。

提壶试斟酌,不辨渑与淄。

岂无饥渴情,何为异肝脾。

谓言百尺岩,九仞不及施。

昨逢十日雨,众面生光辉。

自从五月来,谁复陈巾匜。

悲哉人间世,生理乃若兹。

我劳尚不解,彼困何能支。

明发舍之去,相看俱涕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途中所见和所感。首句“人家住峰顶,我行时见之”,展现出山居人家的高峻与遥不可及。接着,“遂逾数百折,始获叩茅茨”描述了艰难的攀登过程,终于到达了简陋的山居。

主人的热情好客,“主人拂尘席,邀我憩征疲”让人感受到山村生活的淳朴。然而,山村生活条件艰苦,“村居不四五,往往绝烟炊”,日常饮食简陋,诗人感叹“未知有蔬笋,况乃思甘肥”。

诗人以饮酒自嘲,“提壶试斟酌,不辨渑与淄”,表达出在贫困中的自我安慰。他感慨世事艰难,“岂无饥渴情,何为异肝脾”,并引用“百尺岩,九仞不及施”的典故,暗指世事如岩壁般难以攀登。

五月以来连降大雨,使得生活更加困苦,“自从五月来,谁复陈巾匜”,诗人对人间世态炎凉深感悲哀。他意识到自己尚且疲惫不堪,更不用说那些生活更为艰难的人们,“我劳尚不解,彼困何能支”。

最后,诗人决定明早离开,面对此景,双方都泪流满面,“明发舍之去,相看俱涕洟”。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8)

周有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少陵草堂

诗人未合享茅土,少陵草堂竟千古。

逾阡度陌一相寻,此间亦是城南杜。

乔林森森径旁取,隔断钟鱼同法鼓。

短垣曲路转修蛇,十丈青鸾作行舞。

升堂气象自完肃,廊榭欹斜尚枝柱。

虽然雕落余结构,譬过衰门剩规矩。

浣花溪水碧溶溶,还照高寒好眉宇。

传闻此堂昔颓废,往往鼯鼪窜榛莽。

邸舍闿从异姓王,新宫焕作神仙府。

一时奔走盛簪绂,供张纷纶杂牲脯。

行厨花里玉盘来,犹似江干驻严武。

转眼繁华顿消歇,空令胜迹随风雨。

客谈往事殊叹嗟,窃念古今增仰俯。

人生岂藉势力存,姓名不共榱椽腐。

秋风当年竟卷却,百代诗城自坚树。

那须唧唧效寒禽,戢翼卑栖计毛羽。

君不见马家宅与奉诚园,毕究迁移谁是主。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凤县道中

直到青天上,何知径路分。

岩峦森气象,风雨极声闻。

石势存危栈,林烟续断云。

客衣殊太薄,叹息此劳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偶兴

凉风飒飒度前除,独树萧条伴索居。

人比僧闲耽习静,月先镫上照摊书。

吟高便欲争儿读,瓶罄终犹赖妇储。

一笑年来博囊粟,未知谁得食吾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夜坐

老觉腰鱼重不禁,宵分百虑感侵寻。

松楸山径荒逾昔,荷芰平湖梦至今。

破屋鸣机寒女怨,故巢移树夜乌吟。

紞如街鼓朦胧月,谁识空斋寂寞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