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曩把司农节,蠲民百万资。
公今随夜旦,谁与疗疮痍。
贮羡时包匦,搥人吏剥肌。
九原难再作,堕泪阅丰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尧弼的作品,名为《挽虞齐年运使(其一)》。诗中反映了当时官府对民众的盘剥和压迫,以及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深切同情。
首句“曩把司农节”表达的是过去官府管理粮食的不公,"蠲民百万资"则揭示了官府如何通过高利贷剥夺民众的钱财。诗人通过这两句点出了问题的根源。
接着“公今随夜旦”转折,表明时间的流逝和事态的发展,但“谁与疗疮痍”则是对当前社会状况的一种哀求,询问在这样的黑暗之中,有谁能够医治这深重的创伤。
"贮羡时包匦"继续批判了官府的贪婪和腐败,而“搥人吏剥肌”则形象地描绘出官员如何像刽子手一样残酷无情地榨取民脂民膏。
最后两句“九原难再作,堕泪阅丰碑”表达了诗人的哀叹和无奈之情。"九原"指的是古代的一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无法挽回的损失;"堕泪"则是对眼前景象感同身受,流下悲伤的泪水;"丰碑"可能是指记录历史的碑文,这里的“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历史的反思和现在现实的深切理解。
总体来说,史尧弼通过这首诗抒写了自己对社会不公和官员贪腐的愤慨,以及对民众苦难的同情。
不详
拂袖归与喜欲奔,回瞻不觉鼻含辛。
有情犹作迟迟去,何事空馀咄咄频。
颍水旧来堪洗耳,西风当日苦多尘。
人间触处皆宜隐,不必桃源始问津。
珍重文夫子,山林日月长。
谭天邹衍口,痛饮伯伦乡。
宴坐看飞动,相呼死稻粱。
黄腴风味好,聊足荐君觞。
天地有佳处,岷峨横翠微。
茅庐介山趾,岚色入书帏。
共社公应可,论心我亦稀。
他年能似约,江汉会思归。
江湖闻远役,风雨弄扁舟。
邂逅逢吾子,周旋写我忧。
云瞻三峡晦,波动五湖秋。
恨别休惊鸟,相忘已两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