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其四)蠹

与仓帝争力,系出祖龙馀。

脉望艰成就,芸香费祓除。

青苗配字说,封禅倚天书。

谋国文心尽,销光月蟾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此诗《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其四)蠹》由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全诗以“蠹”这一昆虫为题,借以探讨人世间的道理和义理。

首句“与仓帝争力,系出祖龙馀”,开篇即以“仓帝”与“祖龙”为引,暗喻“蠹”这一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策略与人类社会的竞争之道相呼应,暗示着“蠹”虽微小,却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繁衍,颇有深意。

接着,“脉望艰成就,芸香费祓除”两句,通过描述“蠹”的生长过程和清除过程,隐喻人生的艰难与不易,以及去除不良影响的艰辛努力。其中,“脉望”可能指“蠹”的生长路径,“芸香”则可能象征着需要清除的不良因素或环境,“祓除”则是清除之意,整体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和对净化环境的渴望。

“青苗配字说,封禅倚天书”两句,进一步将“蠹”与更宏大的概念联系起来,通过“青苗”与“天书”的比喻,暗示着“蠹”虽微小,但其生长过程与自然法则、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同时也蕴含着对知识、信仰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最后,“谋国文心尽,销光月蟾蜍”两句,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国家治理、文化传承以及个人道德修养的深切关注。其中,“谋国文心尽”可能意味着在国家治理中,需要深入理解并运用文化智慧,“销光月蟾蜍”则可能象征着消除黑暗、追求光明,寓意着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应保持内心的光明,追求真理与正义。

整首诗以“蠹”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社会、文化和道德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282)

倪元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其五)饕餮

盍观周鼎上,有口即无躯。

腹匪将军负,肉犹子我屠。

越缶多海物,冥铸广财炉。

大约俱人面,知谁不可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其六)狼狈

自无长掌蹠,踸踔何迍邅。

蛩駏足相比,夔蚿孰可怜。

华歆友割席,毛仲客逃筵。

失据亦云极,披猖岂不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其七)流离

见则凶家国,愁吟琐尾诗。

谨循黄帝令,虔祷郑侨祠。

硩镞无专职,率更反得移。

赐羹亦打草,胡不深长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其八)浑沌

安能长不夜,天遣混贞淫。

獬荐无斯触,穷奇良所钦。

恶人由逆我,中尉独开心。

只坐无闻见,肝肠乖到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