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吴子登泰山绝顶遥有此赠

东望岩岩古岱宗,携筇独上最高峰。

石坛晓映千崖月,日观晴飞万壑钟。

天子何须寻汉策,大夫空自号秦松。

凭栏四顾无穷兴,有客中原恨未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哲伦的《闻吴子登泰山绝顶遥有此赠》描绘了吴子登临泰山极顶的壮丽景象。首句“东望岩岩古岱宗”以豪迈之笔触,展现出泰山古老而雄伟的形象,犹如巨岩般屹立。诗人接着写自己想象吴子独自攀登,“携筇独上最高峰”,表现了吴子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石坛晓映千崖月,日观晴飞万壑钟”两句,通过描绘黎明时分月光洒在石坛,以及日观峰上晴空万里,钟声回荡山谷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人借此寓言,寄寓对吴子追求理想、超越世俗的赞美。

“天子何须寻汉策,大夫空自号秦松”暗含对吴子超脱世俗,不求功名的高尚情操的肯定,同时也借“秦松”象征坚韧不屈的人格。最后,“凭栏四顾无穷兴,有客中原恨未从”表达了诗人对吴子登高远望,心中怀有未能实现的中原之志的深深共鸣,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理想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泰山为背景,既赞美了吴子的壮志豪情,也寓含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慨,展现了清人对于登高望远、追求理想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1)

陈哲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顾迂客雷阮徒招集吴山登高用昌黎人日城南登高韵

令序恣间寻,吴人雅好弄。

微风况暄和,次帽不觉冻。

群贤欣华至,夙饶济胜用。

飞步蹑崚嶒,惭余未能从。

彦先载酒来,次宗辄与共。

相携升仙槎,空阔随目送。

石湖晚更平,绿净绝攒葑。

白发演《霓裳》,遏云声四纵。

方罄卜夜欢,兹游讵倥偬。

词客一流连,山灵亦增重。

形式: 古风

东荒田舍

云吟月啸尽徘徊,未与人间断往来。

绕屋惟闻深柳合,过桥便见杂花开。

隐书摊处长为主,钝榜悬时暂占魁。

续聚桂如容入会,尚当寻尔向溪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山游限韵

越峰万叠清,高与苍穹薄。

烟云互隐现,盘郁列岩壑。

兹山卧南隅,芙蓉擎千萼。

两崖界清溪,石发细可擢。

沿流陟崔巍,飞翠眉边落。

危磴空际悬,修绠差相若。

翻疑太古初,神工巧空凿。

纡回得平衍,心目悠然拓。

古杀围松杉,疏钟度寥廓。

山僧宿所谐,不厌逢迎数。

妙谛竖拂诠,尘襟汲泉濯。

卓午日影圆,幽奇导我索。

老藤蛟虬盘,怪石虎豹攫。

湍激金铁撞,禽喧丝竹作。

岚封洞杳冥,藓蚀碑斑驳。

奋力蹑崇冈,忘疲循略彴。

海气忽吹来,天风唳孤鹤。

视听乃一新,斯游良可乐。

归途眷林峦,斜阳红半角。

揽胜有前期,更订山灵约。

形式: 古风

七夕

蒸暑尚未减,佳夕忽我临。

顾兔细云衢,宛虹垂华林。

绮窗弄玉笛,朱楼理瑶琴。

缥缈入银汉,凄凉杂清砧。

露辉金剪刀,风引素丝针。

始妒合欢扇,次爱鸳鸯衾。

仿佛琉璃帐,依稀环佩音。

感物兴叹息,莫言辰与参。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