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次筼房韵

采芳苹,萦去橹。归步翠微雨。

柳色如波,萦恨满烟浦。

东君若是多情,未应花老,心已在、绿成阴处。

困无语。柔被褰损梨云,间修牡丹谱。

妒粉争香,双燕为谁舞。

年年红紫如尘,五桥流水,知送了、几番愁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翻译

采摘香草,船桨轻摇离去。踏上归途,细雨润湿翠微山色。
柳条如波,满怀愁绪弥漫在烟雾笼罩的水边。
如果春天之神东君多情,花朵不会早早凋零,他的心已留在那绿意盎然之处。
默默无言,柔被轻轻掀起,想起梨花飘落,又翻阅牡丹花谱。
争艳斗香的花朵,双燕为谁翩翩起舞?
每年的红紫繁华如尘埃,五座桥梁下的流水,谁知道它带走了多少忧愁。

注释

采芳:采摘香草。
萦:环绕,缠绕。
去橹:划船离去。
翠微:青翠的山色。
雨:雨。
东君:春天之神。
花老:花朵凋零。
绿成阴:绿叶茂盛。
柔被:柔软的被子。
梨云:比喻梨花如云。
牡丹谱:牡丹花的图谱。
妒粉:嫉妒的花瓣。
争香:争艳斗香。
双燕:两只燕子。
红紫如尘:繁花似尘。
五桥流水:五座桥梁下的流水。
愁去:带走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演的作品,名为《祝英台近·次筼房韵》。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采芳苹,萦去橹。”开篇便以鲜明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幅春日采花图。这里,“采”字用得非常传神,它不仅是一个动作,更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归步翠微雨。”这一句则描绘出诗人在细雨中踏回的情景。“翠微雨”四字既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也透露了诗人的心境,仿佛连雨水都染上了翠绿色。

“柳色如波,萦恨满烟浦。”这里,“柳色如波”形象鲜明,将柳树轻柔的枝条比作波浪,不仅描写了春日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起伏。“萦恨满烟浦”则表达了诗人的哀愁,这里的“萦恨”指的是因相思而生的忧伤,诗人将这种情感渲染在整个风景之中。

“东君若是多情,未应花老,心已在、绿成阴处。”这一句里,“东君”常用以指代月亮,这里的“多情”则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神秘和富有感情。诗人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表达方式,传递出自己对美好事物不舍昼夜的情怀。

“困无语。”这句简洁而言犹含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法言说的哀愁。

“柔被褰损梨云,间修牡丹谱。”这里,“柔被”、“梨云”营造了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而“牡丹谱”则显示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研究。

“妒粉争香,双燕为谁舞。”这两句描绘了春日里花间的竞艳与燕子的舞蹈。通过这样的景象,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美丽情境的独特感受。

“年年红紫如尘,五桥流水,知送了、几番愁去。”结尾部分,“年年红紫如尘”形象地描绘出岁月中花开花落的情景,而“五桥流水”则是一种常见的江南春色。“知送了、几番愁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哀愁不断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中的意象丰富,每一句都能引发读者深切的共鸣,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佳作。

收录诗词(7)

李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多景楼落成

笛叫东风起。弄尊前、杨花小扇,燕毛初紫。

万点淮峰孤角外,惊下斜阳似绮。

又婉娩、一番春意。

歌舞相缪愁自猛,卷长波、一洗空人世。

闲热我,醉时耳。绿芜冷叶瓜州市。

最怜予、洞箫声尽,阑干独倚。

落落东南墙一角,谁护山河万里。

问人在、玉关归未。

老矣青山灯火客,抚佳期、漫洒新亭泪。

歌哽咽,事如水。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摸鱼儿.太湖

又西风、四桥疏柳,惊蝉相对秋语。

琼荷万笠花云重,袅袅红衣如舞。鸿北去。

渺岸芷汀芳,几点斜阳字。吴亭旧树。

又系我扁舟,渔乡钓里,秋色淡归鹭。长干路。

草莽疏烟断墅。商歌如写羁旅。

丹溪翠岫登临事,苔屐尚黏苍土。鸥且住。

怕月冷吟魂,婉冉空江暮。明灯暗浦。

更短笛衔风,长云弄晚,天际画秋句。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醉桃源.题小扇

双鸳初放步云轻。香帘蒸未晴。杏熔暗泪结红冰。

留春蝴蝶情。寒薄薄,日阴阴。锦鸠花底鸣。

春怀一似草无凭。东风吹又生。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生查子.寿陈宰妻

家承阀阅高,人擅闺房秀。

嫁得伯鸾夫,直是齐眉偶。

榴花著子时,萱草宜男候。

一笑捧觥船,共祝人长寿。

形式: 词牌: 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