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书事(其二)

经邱久已罢巾车,寄傲南窗意自舒。

一炷妙香清万虑,芭蕉叶上雨疏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程洵在雨中的内心世界与自然之境的和谐交融。首句“经邱久已罢巾车”,以“经邱”点明地点,暗示诗人曾在此地驻足,而“罢巾车”则透露出一种解脱与自由的感觉,仿佛他已卸下世俗的束缚,不再为尘世的事务所累。这句诗营造了一种超脱尘嚣、心灵得以释放的氛围。

接着,“寄傲南窗意自舒”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精神状态。他将自己比作南窗下的傲然独立者,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自得。这里的“寄傲”二字,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意自舒”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放松。

“一炷妙香清万虑”是全诗的高潮,通过“一炷妙香”这一细节,诗人将感官体验与心灵感受巧妙结合。妙香不仅净化了周围的环境,更净化了诗人的心灵,使他从纷繁复杂的思绪中解脱出来,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雨中静坐,通过香烟的缭绕,让心灵得到洗涤的过程。

最后一句“芭蕉叶上雨疏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景,同时呼应了诗题中的“雨中”。芭蕉叶上的雨滴,轻柔而有序地落下,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整个场景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他在雨中找到的精神慰藉和心灵的宁静。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超脱心境和内在的平和,是一幅充满哲思与美感的雨中美景图。

收录诗词(125)

程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 字:允夫
  • 籍贯:南宋婺源(今属江西省)
  • 生卒年:1184

相关古诗词

予甲戌岁与惠州麦少韩始相会于都下后十九年复会焉今又六年而少韩见予益勤将东归为诗四章以别(其一)

邂逅京华忆昔时,匆匆长恨遽暌离。

重来只有声音在,两鬓萧萧各欲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予甲戌岁与惠州麦少韩始相会于都下后十九年复会焉今又六年而少韩见予益勤将东归为诗四章以别(其二)

与君南北昧平生,倾盖论心若弟兄。

长笑区区市朝客,白头重欲定交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予甲戌岁与惠州麦少韩始相会于都下后十九年复会焉今又六年而少韩见予益勤将东归为诗四章以别(其三)

鼻祖功名冠有隋,耳孙笔力近京西。

鹅城勿作潜深计,雁塔行看高处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予甲戌岁与惠州麦少韩始相会于都下后十九年复会焉今又六年而少韩见予益勤将东归为诗四章以别(其四)

人去空山锁碧云,纸窗竹屋尚明深。

苍珉遗刻烦多寄,慰我平生敬慕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