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杉苍苍横斗文,其干十围阴蔽野。
应到夜深山月来,林色天光迷上下。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杉树,其枝干粗壮,横亘天空,仿佛在星斗之间留下了印记。十围之粗的树干遮天蔽日,展现出其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人想象在深夜时分,山月升起,月光与林色交融,使得整个森林和天际的色彩变得模糊不清,上下难辨。通过这幅画面,曾巩寓言了自然的神秘与深远,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整体上,诗歌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不详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土膏初动麦苗青,饱食城头信意行。
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
涕泪昨辞亲,酸心今别子。
舟陆空相望,掺袂即千里。
玉虬垂处雪花翻,四季雷声六月寒。
凭槛未穷千丈势,请从岩下举头看。
称吴称魏已纷纷,渭水西边独汉臣。
平日将军不三顾,寻常田里带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