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国博喜雪

畴昔月如昼,晚来云暗天。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螟螣无遗种,流亡稍占田。

岁丰君不乐,钟磬几时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从前月光皎洁如白昼,傍晚乌云遮蔽了天空。
半夜里雪花纷飞,预示着来年稻浪翻滚。
螟螣一类的小虫没有留下后代,流离失所的人开始占据田地。
丰收之年你却并不快乐,何时才能编钟击磬庆祝呢?

注释

畴昔:从前。
月如昼:月光皎洁如白天。
晚来:傍晚。
云暗天:乌云遮蔽天空。
玉花:比喻雪花。
飞半夜:半夜飘落。
翠浪:绿色的稻浪。
舞明年:预示着来年的丰收。
螟螣:害虫名,这里泛指小虫。
无遗种:没有留下后代。
流亡:流离失所。
稍占田:开始占据田地。
岁丰:丰收之年。
君不乐:你却不快乐。
钟磬:古代乐器,用于庆祝。
几时编:何时能编排庆祝。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田国博喜雪》。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畴昔月如昼,晚来云暗天。” 这两句用鲜明的画面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环境的变化,从而引出了接下来的情感抒发。"畴昔"意指过去,而"晚来"则表示现在,由此可见诗人对比了两个不同的时刻,一个是月光如同白日,另一个是云遮天色。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这两句通过描写雪花和波浪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美好。"玉花"指的是洁白如玉的雪花,而"翠浪"则是绿色的波浪,这里的“舞”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欢愉。

“螟螣无遗种,流亡稍占田。”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农事的关注和同情之心。"螟螣"是指害虫,而"流亡"则暗示着人们因为灾荒而流离失所。诗人通过这两句话,揭示了农村的困境。

“岁丰君不乐,钟磬几时编。”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即便在年岁丰收之时,作为统治者的君主也不必然感到快乐。"钟磬"是古代用来计数的工具,这里可能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轮回。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于社会现实与个人的情感深度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其一)

西征忆南国,堂上画潇湘。

照眼云山出,浮空野水长。

旧游心自省,信手笔都忘。

会有衡阳客,来看意渺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其二)

落落君怀抱,山川自屈蟠。

经营初有适,挥洒不应难。

江市人家少,烟村古木攒。

知君有幽意,细细为寻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其三)

咫尺殊非少,阴晴自不齐。

径蟠趋后崦,水会赴前溪。

自说非人意,曾经入马蹄。

他年宦游处,应指剑山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赠狄崇班季子

狄生臂鹰来,见客不会揖。

踞床吒得隽,借筋数禽入。

短后椈豹裘,犹溅猩血湿。

指呼索酒尝,快作长鲸吸。

半酣论刀槊,怒发欲起立。

北方老猘子,狂突尚不絷。

要须此剽悍,气压边烽急。

夜走追锋车,生斩符离级。

持归献天王,封侯稳可拾。

何为走猎师,日使群毛泣。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