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别峰寺(其四)

好静寻山去,山中笑佛忙。

不须杯珓祝,且證木樨香。

幢影摇春霭,钟声送夕阳。

匆匆下归棹,回首万峰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游历别峰寺的宁静与禅意。首句“好静寻山去”表达了诗人对静谧山林的向往,暗示了他内心的寻求和放松。接着,“山中笑佛忙”以“笑佛”形象,寓言山中的僧侣们在忙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禅笑,体现了佛教的禅宗精神。

“不须杯珓祝”一句,表明诗人并不迷信祈求神灵,而是更愿意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知来证悟佛法,享受自然的馈赠,如“木樨香”。木樨花的香气象征着清雅与智慧,与寺庙的氛围相得益彰。

“幢影摇春霭,钟声送夕阳”两句,通过描绘幢影在春雾中摇曳和钟声悠扬地伴随着夕阳西下,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寺庙景象,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之美。

最后,“匆匆下归棹,回首万峰苍”描述诗人结束游览,乘舟离去时回头望见连绵起伏的苍翠峰峦,流露出淡淡的离愁,也寓含了对山中生活的深深回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中寺庙的春日画卷,融合了寻幽访胜的闲适与对禅修生活的感悟,展现出丘逢甲清末文人对自然与禅意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西上

西上扁舟客梦孤,浇愁村酒拨云沽。

春帆细雨梅州路,花落春山叫鹧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杀鹗行

城根潮齧树半枯,天阴月黑啼训狐。

飞瞰屋山嚇黄小,徵凶召眚声呜呜。

潮州老守行春政,一纸朝颁磔枭令。

万户无声春柝严,夜伏空山依破镜。

嗟哉人中亦有鸮,东山风雨愁飘摇。

人间惜少恶溪檄,畀出浊水公为妖。

丹山凤去梧桐老,海上纷来九头鸟。

安得枉矢挂阴弓,风毛雨血沧溟东。

形式: 古风

闻海客谈澎湖事

绝岛周星两受兵,可怜蛮触叠纷争。

春风血涨珊瑚海,夜月燐飞牡蛎城。

故帅拜泉留井记,孤臣掀案哭雷声。

不堪重话平台事,西屿残霞怆客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怀刘幼丹先生成都(其一)

一麾出守向巴巫,谏草焚馀绾郡符。

中泽泛舟苏集雁,空山飞檄缚鸣狐。

五行灾异消江壅,八阵孤虚考石图。

落日秋城添别思,裤襦歌又起成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