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

江水悠悠江蓼红,江云黯黯别离中。

乾坤留眼观时变,湖海论心有客同。

楚国谁能为玉泣,齐门何竟羡竽工?

长安定有平安信,万里无忘寄朔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赠别》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余思复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江水悠悠江蓼红,江云黯黯别离中”,以江水、江蓼、江云等自然景象,渲染出离别的哀愁氛围。江水悠悠流淌,江蓼在秋风中泛起一片红艳,而江云则在天际间显得黯淡无光,这些景物的描绘,不仅勾勒出一幅离别的画面,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不舍。

颔联“乾坤留眼观时变,湖海论心有客同”,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乾坤广阔,时间流转,诗人以一双慧眼观察世间的变化,而在这变化之中,能与友人共论心事,共享湖海之游,实为难得的慰藉。

颈联“楚国谁能为玉泣,齐门何竟羡竽工?”运用典故,借楚国和齐门的故事,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无奈与对才华得不到赏识的感慨。楚国的美玉无人识,齐门的竽工却备受羡慕,诗人借此抒发了对自身或他人才华不被认可的悲哀。

尾联“长安定有平安信,万里无忘寄朔风。”诗人虽身处离别之际,但心中仍怀揣着对远方友人的牵挂与祝福。长安是古代的都城,象征着安定与希望,诗人相信即便相隔万里,也会有平安的消息传递,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寄托。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对友情、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

余思复(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本名有成,明亡改名。明诸生。南明亡后,久居山谷,远游吴中,又入黄山,晚始归里。有《中村逸稿》

  • 字:不远
  • 号:中村老人
  • 籍贯:明末清初福建将乐
  • 生卒年:1614—1693

相关古诗词

寄李舍人雯

金陵门外昔同游,归去衰迟有故丘。

六季春城喧野雀,三山云气黯江楼。

嵇康辞吏非关懒,张翰思乡不为秋。

最是月明照颜色,平芜烟雨使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吴梅村先生

盐官留滞叹蹉跎,遗老飘零事若何?

万里烽烟横塞雁,五都荆棘没铜驼。

遥瞻吴苑乡关隔,近接邗江涕泪多。

闻道子山消息在,白头红豆只悲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赠柳敬亭

忆昔孤军鄂渚秋,武昌城外战云愁。

如今衰白谁相问,独对西风哭故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过河北刘剩庵先生墓

曾云归去总天涯,三尺荒坟万古家。

若个年年吊寒食,半瓢清酒滴桃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