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赠别》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余思复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江水悠悠江蓼红,江云黯黯别离中”,以江水、江蓼、江云等自然景象,渲染出离别的哀愁氛围。江水悠悠流淌,江蓼在秋风中泛起一片红艳,而江云则在天际间显得黯淡无光,这些景物的描绘,不仅勾勒出一幅离别的画面,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不舍。
颔联“乾坤留眼观时变,湖海论心有客同”,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乾坤广阔,时间流转,诗人以一双慧眼观察世间的变化,而在这变化之中,能与友人共论心事,共享湖海之游,实为难得的慰藉。
颈联“楚国谁能为玉泣,齐门何竟羡竽工?”运用典故,借楚国和齐门的故事,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无奈与对才华得不到赏识的感慨。楚国的美玉无人识,齐门的竽工却备受羡慕,诗人借此抒发了对自身或他人才华不被认可的悲哀。
尾联“长安定有平安信,万里无忘寄朔风。”诗人虽身处离别之际,但心中仍怀揣着对远方友人的牵挂与祝福。长安是古代的都城,象征着安定与希望,诗人相信即便相隔万里,也会有平安的消息传递,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寄托。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对友情、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