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侍巾钵饭于天宁蒙示佳什谨次韵

朱门未知禅悦义,富不期奢奢自至。

二韭虽寒故是公,万羊贾祸徒封卫。

我公居尘不染尘,便随一钵遗甘辛。

出家虽非将相事,食菜要是英雄人。

臞儒一生用心苦,何曾梦见鸡映黍。

中丞惜福幸见分,晚食从公当羔羜。

形式: 古风

翻译

富贵人家不懂得禅悦的真谛,财富多并不意味着奢华,奢华自然随之而来。
两棵韭菜虽寒酸,却是公道的象征,众多羊肉却带来灾祸,只换来虚名。
我们的公,身处尘世却不被尘世污染,随身携带的仅有一钵食物,甘甜辛酸皆能承受。
出家并非追求将相地位,但食素之人必须有英雄的气概。
瘦弱的学者一生辛劳,从未梦想过鸡鸣犬吠的田园生活。
中丞懂得珍惜福分,他深知晚来的美食也应视为珍贵,如同享用羔羊。

注释

朱门:富贵人家。
禅悦:佛教中的清静喜悦。
奢:奢华。
二韭:两棵韭菜。
公:公正无私。
万羊:众多财富。
贾祸:招致灾祸。
居尘不染尘:身处尘世而不受污染。
一钵:一瓢之食。
食菜:素食。
英雄人:有大志或有担当的人。
臞儒:瘦弱的学者。
用心苦:辛勤劳苦。
梦见鸡映黍:梦想田园生活。
鸡映黍:鸡鸣犬吠的乡村生活。
中丞:古代官职名。
见分:明白、懂得。
羔羜:羊羔。

鉴赏

这首诗以对比手法描绘了贫富之间的差异和对佛教禅意的理解。首句“朱门未知禅悦义,富不期奢奢自至”批评了富贵人家对于禅宗清静无欲的领悟不足,即使富有也追求过度奢华。接下来,“二韭虽寒故是公,万羊贾祸徒封卫”通过二韭(简朴食物)与万羊(豪奢宴席)的对比,强调了简朴生活的价值,暗示奢侈会带来灾祸。

诗人接着赞美主人公“我公居尘不染尘,便随一钵遗甘辛”,他虽然身处尘世但保持清心,即使是简单的饮食也能品味出其中的甘甜辛酸。这里,“食菜要是英雄人”表达了对主人公修行禅定、超脱世俗的敬佩。

“臞儒一生用心苦,何曾梦见鸡映黍”描述了一个穷儒一生勤奋,连梦中都未尝富贵景象,与前文的朱门之奢华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中丞惜福幸见分,晚食从公当羔羜”表达对主人公知足常乐、珍惜福分的赞赏,认为他的晚餐饮食如羔羊般简单,却充满深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叙事和对比,赞扬了主人公的高尚品质和禅定生活,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某以雨有嘉应遂占有秋辄采用家弟韵赋二绝句少赀勤恤之诚也(其一)

云气初看龙起湫,雨声旋听树惊秋。

已教农父歌田守,更遣虞人信魏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某蒙示咏家弟所撰班史属辞长句三叹之馀辄用元韵以示家弟谨布师席

隽永杂俎虽甚旨,何似三冬足文史。

羡子皮里西京书,议论逼人惊亹亹。

戏为语韵网所遗,人皆百能子千之。

虽非张巡遍记诵,岂与李翰争毫釐。

不待区区隶古定,便令景宗知去病。

掇要虚烦四十篇,三卷之博能拟圣。

儒林丈人摛藻春,作诗印可融心神。

我亦从今悔迂学,不须更辨瓒称臣。

形式: 古风

独立

篱门一徙倚,今夜天星繁。

独立人世外,唯闻涧水喧。

丛薄凝露气,群峰带春昏。

偷生亦聊尔,难与众人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研铭

无住庵,老居士。紫玉池,娱晚岁。不出庵,书诵偈。

谁使之,践朝市。入承明,司帝制。如眢井,久不治。

百尺泉,来莫冀。古之人,轻百计。惟出处,不敢易。

嗟已晚,觉非是。勒斯铭,戒后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