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虹所作的《戊午七月自大梁东归感喟成诗用以自赠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诗人漂泊异乡,辗转多地的生活境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飘零淮楚逾河朔,转徙幽州更大梁”,诗人以“飘零”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淮楚、河朔、幽州、大梁等地辗转迁徙的生活状态,流露出一种漂泊无定的孤独与无奈。
颔联“迢递关河双去雁,古今岐路几亡羊”,通过描写远行的雁群和歧路上迷失的羊,隐喻人生的道路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既有前行的希望,也有迷途的风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
颈联“时无燕赵悲歌士,坐有邯郸挟瑟倡”,对比了古代燕赵之地的慷慨悲歌之士与现代邯郸的轻浮音乐表演者,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以及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反思。
尾联“但得翠娥深劝酒,不辞酩酊罄清觞”,诗人借酒浇愁,表达了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逃避,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语言流畅自然,富有哲理意味,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