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用中书有礼人不答之悔作诗解之

一时先达揔飘零,亦有阳春世莫听。

漫刺从来无处着,曳裾今日欲谁经。

只应旧友头空白,难使新知眼便青。

射猎南山休夜出,灞陵有尉宿君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渊所作的《得用中书有礼人不答之悔作诗解之》。诗中表达了对社会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友情与礼节在现实中的缺失的反思。

首联“一时先达揔飘零,亦有阳春世莫听”描绘了当时社会中,曾经显赫一时的贤达人物如今都已凋零,即便有如阳春般美好的言辞,世人也难以倾听。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过去辉煌的人物比作“先达”,将他们的言论比作“阳春”,形象地展现了社会风气的冷漠和世态的炎凉。

颔联“漫刺从来无处着,曳裾今日欲谁经”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现象。诗人说,即使有人前来拜访,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留下名片(“漫刺”),而自己今日行走于人群之中,又不知该向谁表达自己的心意(“欲谁经”)。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了社会交往的疏离和人际关系的淡漠。

颈联“只应旧友头空白,难使新知眼便青”则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怀念和对新交的无奈。诗人认为,只有老朋友的头发会因岁月而变白,而新认识的人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这既是对友情逐渐淡化的感慨,也是对社会变迁中人际关系变化的观察。

尾联“射猎南山休夜出,灞陵有尉宿君亭”以具体的场景结束全诗。诗人建议在南山狩猎时不要在夜晚行动,并提到灞陵有一位守卫(“尉”)会在亭子中等待。这里的场景虽然简单,但寓意深远,暗示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警觉和谨慎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礼仪和规矩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洞察和对人际关系变化的深切思考。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遵道

秋月隔疏帘,光体终隐微。

捲帘试寓目,万里馀清辉。

人生异肝胆,同一造化机。

君心乃余心,南北非相违。

三年迟君来,一见悟前非。

况乃度寒暑,葭玉容相依。

与君忘年交,没齿其庶几。

月色亦良好,君胡捐我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席提举生辰

朔风迎腊换尧蓂,一叶阶前尚吐英。

天上麒麟来昨梦,河东鸑鷟自时名。

锦衣故国今谁有,棣萼中朝日更荣。

终上青冥环坐座,弧南长并一星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入荆州学四绝句呈昭祖(其一)

问舍求田不可迟,十年羁落意多违。

须知泽雉樊中畜,不及蓬鸠地上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入荆州学四绝句呈昭祖(其二)

拂天乔木映脩廊,满目帘间白苧忙。

曾是璧池疏散惯,卧听鸣鼓懒衣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