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位于阙里的古桧树,诗人玄烨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树的雄伟与历史的厚重。
“干耸朱甍外,根蟠碧殿阿。” 开篇即以“干”和“根”描绘古桧树的形态,其主干直插云霄,仿佛要与朱红的屋檐相接;根部则盘旋于碧绿的殿堂之下,展现出古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古树的高大与生命力的顽强。
“奇文成左纽,元气挺孤柯。” 接着,诗人赞美古树的枝干如同奇异的文字,成为自然界的独特符号;而“元气”一词,则赋予了这棵树以生命的力量,使其在孤独中依然挺拔生长,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瑞与龟龙并,传来岁月多。”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古树的神圣与悠久的历史。它与龟、龙并列,象征着吉祥与长寿,同时也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通过“传来岁月多”,诗人表达了对古树悠久历史的赞叹与敬仰。
“徘徊看手泽,不共劫灰磨。” 最后两句,诗人以“徘徊”形容自己在古树前流连忘返的情景,表达了对古树的深深敬意与感慨。同时,“手泽”一词,既指古树上留下的痕迹,也暗含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的交融。面对“劫灰”,即灾难后的残骸,诗人强调了古树虽历经沧桑,但依旧屹立不倒,象征着希望与永恒。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古桧树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