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日西山感兴

久旷山水游,今晨愿无违。

松林收残雨,郊原澹朝晖。

憩涧弄清泚,缘冈陟翠微。

池鱼暖始游,岩花寒尚稀。

高人坐空堂,深竹对岩扉。

山中闻犬吠,谷口见樵归。

心赏适有契,仙游讵能希。

赖此一樽酒,暂然息尘机。

古来朝市间,荣华多是非。

所以首阳士,白首常采薇。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山的一次春游,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句“久旷山水游,今晨愿无违”表达了诗人渴望亲近自然的心愿,今日得以实现的喜悦。接着,“松林收残雨,郊原澹朝晖”描绘了雨后初晴,阳光柔和洒在郊原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

“憩涧弄清泚,缘冈陟翠微”则展现了诗人漫步于山间,或在溪边休憩,或攀登至绿意盎然之处的悠闲自得。进一步,“池鱼暖始游,岩花寒尚稀”通过鱼儿的活动和山花的稀疏,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

“高人坐空堂,深竹对岩扉”描绘了一位隐居者静坐于空旷的厅堂之中,周围是深深竹林和岩石门扉的场景,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接下来,“山中闻犬吠,谷口见樵归”通过山中的犬吠声和山谷口的樵夫归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心赏适有契,仙游讵能希”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得到满足的感受,仿佛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最后,“赖此一樽酒,暂然息尘机”则是诗人借酒抒怀,暂时放下世俗的烦恼,寻求内心的平静。而“古来朝市间,荣华多是非”则反思了社会的复杂与矛盾,强调了自然与内心的纯净。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拟古

我马既已秣,我车亦已膏。

游子志远行,岂惮终夜劳。

海水自言深,泰山自言高。

去去涉长道,岁月疾如埽。

譬彼风中花,衰谢不复好。

惟有惓惓怀,日夕不离抱。

形式: 古风

松萝谷

寻幽兴未涯,窈窕入深谷。

长松生昼寒,香萝蔓春绿。

绵绵石上葛,冉冉篱下菊。

樵子时相逢,和歌自成曲。

吾将从杖屦,题诗满青竹。

形式: 古风

王彦强破屋风雨图

读书幽涧滨,茅屋走风雨。

窗疏木叶鸣,月暗烛花吐。

隐忧不可写,俯仰慕前古。

美人何由招,娟娟隔秋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游铜井山

行春入铜山,披榛访苔碣。

展席具琴尊,谭诗愒林樾。

溪柳渐生荑,谷莺未调舌。

文漪细含风,小梅清映雪。

眷彼素心人,寒香不堪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