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宋省斋木犀(其二)

颢气清如许,全钟在木犀。

碎金羞色浅,片脑愧香低。

根析蟾宫种,诗吟茧纸题。

折来供鼻观,何用上天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天空如此清澈,仿佛所有的精华都凝聚在木犀花上。
木犀花的香气淡雅,如同碎金般羞涩,香味低沉而内敛。
它的种子来自月宫般的神秘,诗人们在丝质般的茧纸上题写赞美。
只需欣赏它的芬芳,无需攀登天梯去追求,这就是它给予我们的礼物。

注释

颢气:清朗的天空。
全钟:全部精华。
木犀:木犀花。
碎金:比喻木犀花的香气。
羞色浅:香气淡雅。
片脑:形容香气。
愧香低:香气低沉。
根析:根源于。
蟾宫:传说中的月亮宫殿。
种:种子。
茧纸:古代用于书写的丝质纸张。
鼻观:嗅觉享受。
何用:何必。
上天梯:比喻追求高远的目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香草图景。开篇“颢气清如许,全钟在木犀”,以“颢气”形容木犀花的芬芳气息,既清新又浓烈,以“全钟”则强调了这种香气的充沛和完整,好像一口钟一样。紧接着,“碎金羞色浅,片脑愧香低”,这里借用“碎金”来比喻木犀花瓣的黄色,其颜色之淡雅如同金粉散落,而“片脑愧香低”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香气的赞赏与自谆,好像自己不够资格去品味这样的美好。

在下一句,“根析蟾宫种,诗吟茧纸题”,诗人将木犀的生长环境(“根析”)比作仙境般的蟾宫,而自己的诗歌则是在用粗糙的茧纸来记录这份美丽。最后两句,“折来供鼻观,何用上天梯”,诗人不仅想要将木犀折下,作为供奉鼻间欣赏的香料,更是表达了即使有通往天界的梯子,也不需要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因为眼前的美已经足够令人满意。

整首诗语言细腻,意象丰富,不仅展现了木犀花的美丽,而且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收录诗词(455)

杨公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宋省斋木犀(其一)

西风生桂子,香色总关情。

篱菊宜交友,山矾可弟兄。

惯承秋露重,独占楚天清。

对此须吟句,呼童索管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宋省斋问月

开樽酹酒问婵娟,来照人间是几年。

从古到今今复古,才圆又缺缺还圆。

隔千里共何同异,描万象真无丑妍。

最是婆娑仙桂树,新枝不长出青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宋省斋怀竹洲

苍洲无恙在,依旧匝溪湾。

阑护竹三径,屋环梅数间。

幽池生草梦,危石绣苔斑。

遥想衔杯处,何曾醉玉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次汪制议梅岩韵

梅倚幽岩顶,花开碧藓枝。

了无脂粉态,惟有雪霜姿。

一点香清远,千年树倔奇。

和羹风味在,那许浪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