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颢气清如许,全钟在木犀。
碎金羞色浅,片脑愧香低。
根析蟾宫种,诗吟茧纸题。
折来供鼻观,何用上天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香草图景。开篇“颢气清如许,全钟在木犀”,以“颢气”形容木犀花的芬芳气息,既清新又浓烈,以“全钟”则强调了这种香气的充沛和完整,好像一口钟一样。紧接着,“碎金羞色浅,片脑愧香低”,这里借用“碎金”来比喻木犀花瓣的黄色,其颜色之淡雅如同金粉散落,而“片脑愧香低”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香气的赞赏与自谆,好像自己不够资格去品味这样的美好。
在下一句,“根析蟾宫种,诗吟茧纸题”,诗人将木犀的生长环境(“根析”)比作仙境般的蟾宫,而自己的诗歌则是在用粗糙的茧纸来记录这份美丽。最后两句,“折来供鼻观,何用上天梯”,诗人不仅想要将木犀折下,作为供奉鼻间欣赏的香料,更是表达了即使有通往天界的梯子,也不需要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因为眼前的美已经足够令人满意。
整首诗语言细腻,意象丰富,不仅展现了木犀花的美丽,而且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不详
西风生桂子,香色总关情。
篱菊宜交友,山矾可弟兄。
惯承秋露重,独占楚天清。
对此须吟句,呼童索管城。
开樽酹酒问婵娟,来照人间是几年。
从古到今今复古,才圆又缺缺还圆。
隔千里共何同异,描万象真无丑妍。
最是婆娑仙桂树,新枝不长出青天。
苍洲无恙在,依旧匝溪湾。
阑护竹三径,屋环梅数间。
幽池生草梦,危石绣苔斑。
遥想衔杯处,何曾醉玉山。
梅倚幽岩顶,花开碧藓枝。
了无脂粉态,惟有雪霜姿。
一点香清远,千年树倔奇。
和羹风味在,那许浪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