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赠给友人吕光化的作品,表达了对吕光化遭遇困境时的同情与鼓励。首句“遇尔何称病”直接点出吕光化的不幸,暗示他可能因病而困顿;“凄然自越吟”则描绘了吕光化心境的凄凉,暗含对他的哀怜,以越人吟唱的典故增添悲情色彩。
“五噫明世事”借用《楚辞·渔父》中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吕光化以五声哀叹来揭示对世态炎凉的洞察;“三刖盛年心”借用了战国时期屈原被放逐三次的典故,形容吕光化在年轻时就遭受挫折,流露出对他的惋惜和不平。
“故旧绨袍晚”以“绨袍”(粗丝袍)比喻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在吕光化处境艰难时,旧日的友情依然温暖;“文章布褐深”则赞美吕光化才华横溢,即使穿着简朴,其学问文章却深沉厚重。
最后两句“同车有中散,不惜奏瑶琴”以“中散”(古代官职,此处指志趣高雅的人)比喻吕光化,表达诗人愿与他共度困境,甚至不惜弹奏珍贵的瑶琴,以音乐为伴,传递出对友人的支持和鼓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同情,又有对其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友谊的坚守,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