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初得吴太原道中书有怀

草色春城叹索居,虚窗残月渺愁予。

忽从五马边淮路,传得双鱼隔岁书。

汾水东流连朔塞,关门北望是穹庐。

晋阳亦是谈兵地,莫使平时保障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春初之时在吴地收到友人太原道中书信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时局的忧虑。

首句“草色春城叹索居”,开篇即点出季节与地点,春色满城,绿草如茵,然而诗人却独自一人,不禁生发出孤独之感。这里的“叹”字,不仅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欣赏,更暗含着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次句“虚窗残月渺愁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愁绪。虚掩的窗户,残缺的月光,营造出一种空寂、幽深的氛围,使得诗人内心的愁绪更加浓重。此处的“渺”字,既形容了月光的微弱,也暗示了诗人思绪的遥远与渺茫。

第三句“忽从五马边淮路,传得双鱼隔岁书”,转而写到收到友人的书信。五马,古代官职的象征,这里借指友人。双鱼,古代传递书信的工具,此处巧妙地运用了“双鱼”的形象,既表现了书信的珍贵,也寓意着友情的深厚。这一句通过时空的转换,展现了诗人由孤独至喜悦的情感变化。

第四句“汾水东流连朔塞,关门北望是穹庐”,描绘了友人所在之地的地理环境。汾水东流,朔塞相连,北望是草原上的穹庐,既展现了友人所在地的壮丽景色,也隐含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两句“晋阳亦是谈兵地,莫使平时保障疏”,则转向对时局的担忧。晋阳,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要地,诗人在此处提醒友人及自己,即使在和平时期也不能放松警惕,保障国家的安全。这两句既是对友人的关切,也是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个人情感、友人书信以及时局忧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送董巢雄比部左迁上谷卫幕

匡时独抱杞人忧,谏猎书成更远游。

逐客梦随青海月,仙曹香散白云秋。

惠文列署閒霜简,神武新军卸锦韝。

报国犹馀长剑在,不须常抚大刀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送邢侍御子愿晋参楚藩

芳草春前绾别愁,除函又下殿东头。

书回阊阖千门月,人上芙蓉万里舟。

望断浮云燕市远,歌残白雪楚天秋。

依然法从偏承宠,三十参藩是壮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平则城楼登眺

岧峣飞阁冠层城,暇日登临景物明。

万户莺花春上苑,九衢车马汉西京。

烟开宫柳重重出,雨静峰霞片片生。

总是皇州多丽景,五陵芳草殢游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上外舅秦翁生辰

红颜阅世俨如仙,绛县将盈亥首年。

三岛常浮沧海上,一峰突起岱宗前。

同时父老游谁健,旧社桑麻乐自偏。

闻道华辰新酒熟,杯中太乙是青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