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游朴所作,名为《姚凤麓自汉嘉见贻诸刻怀寄赋此》。诗中描绘了秣陵(南京)的文人雅士与嘉州(今四川乐山)的文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寄托。
首联“秣陵词客且嘉州,天遣凌云日载游”,开篇即以豪迈之气概,将秣陵与嘉州两地的文人相提并论,仿佛天意安排他们共同遨游于云霄,寓意着文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友谊的深广。
颔联“思逐春云峨顶合,吟成秋水大江流”,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诗人的思绪与创作。春云峨顶象征着诗人的灵感如春日云雾般飘渺而丰富,秋水大江则描绘出诗人在创作时情感的奔涌与深沉,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颈联“岑生欲割区中系,郭氏还登尔雅丘”,这里引用了岑参和郭璞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与追求。岑生欲割区中系,可能暗指想要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郭氏还登尔雅丘,则暗示着对古代文化知识的向往与探索。
尾联“数袭霞笺飞锦水,芙蓉城阙迥生愁”,以霞笺(华丽的纸张)和锦水(美丽的河流)为载体,描绘了诗人在创作时的场景,同时“芙蓉城阙”可能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而“迥生愁”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忧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自然、历史和理想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文化传承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