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道中

立秋才七日,习习嫩凉生。

赤日午时淡,青山云外明。

居人杂回汉,土语近蛮荆。

更喜平原阔,风来尘不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之后,微凉初生的季节景象,以及诗人行走在遂平道中的所见所感。首句“立秋才七日,习习嫩凉生”点明时间背景,立秋刚过不久,便能感受到初秋的微凉气息,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接着,“赤日午时淡,青山云外明”两句,通过对比强烈的阳光与远处山色的明亮,展现了夏日逐渐退去,秋日即将来临的自然过渡。赤日的“淡”字,形象地描绘了正午阳光不再炽烈,而远处青山在云雾缭绕中显得格外明亮,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画面。

“居人杂回汉,土语近蛮荆”则转向对人的描写,描述了当地居民的多元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这里的“回汉”指的是汉族和回族,“蛮荆”则是古代对南方地区的泛称,暗示着此地文化的多样性与历史的积淀。这样的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加了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

最后,“更喜平原阔,风来尘不惊”表达了诗人对开阔平原的喜爱之情。广阔的平原让人心旷神怡,即使风吹过,也不带起尘埃,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体现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立秋时节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喜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9)

陈毓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汝宁怀古

汝南名士窟,淮右武功州。

青史各千古,黄埃同一邱。

荒原噪鸟雀,废陇下羊牛。

遗迹知何是,苍茫夕照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山家

陡绝忽夷旷,山农占几家。

远峰青露髻,晚稻白开花。

沙软牛羊卧,溪深鹅鸭哗。

亭能宽著我,坐此揽烟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信阳以南山愈多,境亦愈胜,终日应接不暇,正不知较山阴何如耳

汝颖直下淮西偏,群山稠叠横翠巅。

红泉白石各清旷,长松瘦竹俱便娟。

槿花开放水田角,槲叶斜压山樵肩。

留亭倘得最佳处,殊胜归卧蓉江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黄陵庙

仙佩双垂俨帝姝,九疑云气望模糊。

落花谁写春归怨,斑竹丛深响鹧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