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虎

乾坤义气为虎神,咆哮尚阚谁相亲。

浮云满谷随相震,啸地生风鼓气新。

日入山林膳百兽,时清效数宗麒麟。

忍饥渡河知仁人,威彰挥爪雄武臣。

戴王秉义无忘噬,作政行苛何诛夷。

形式: 古风

翻译

天地间的正义之气化为虎神,咆哮怒吼中寻求谁能亲近。
浮云弥漫山谷,随着虎神的震动而起舞,它的吼声引发狂风,带来新的生命力。
太阳落山后,虎神进入山林捕食众多野兽,时局清明,它像麒麟一样成为尊贵的象征。
忍受饥饿渡过河流,虎神展现出仁者的胸怀,它的威严和力量让臣服的雄武之士敬仰。
戴着王者的冠冕,不忘公正的本性,施行严厉的政策,却为何遭受指责和讨伐?

注释

乾坤:天地、宇宙。
义气:正义、道义。
虎神:象征力量和威严。
咆哮:大声怒吼。
相亲:亲近的人或事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雄壮的山林景象,充满了力量与自由的气息。开篇“乾坤义气为虎神,咆哮尚阚谁相亲”两句,以虎为喻,表达了对正直不屈的品格的赞美,这里的“虎神”不仅是野兽之王,更蕴含着道德和勇猛的象征。接下来的“浮云满谷随相震,啸地生风鼓气新”描述了山林间狂风暴起的情景,“浮云”、“啸地”都增添了一种动感,让人仿佛能听见那呼啸的风声和地面上的回响。

“日入山林膳百兽,时清效数宗麒麟”则描绘了夜幕降临,山林间百兽归巢的宁静景象。这里的“时清”指的是时间的流转,而“效数宗麒麟”则是对古代圣君治世有道的比喻,表明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接着,“忍饥渡河知仁人,威彰挥爪雄武臣”展示了诗人对于勇士和仁人的赞誉。这里的“忍饥渡河”形象强烈,表现出人物的坚韧不拔,而“威彰挥爪”则展现了一种英勇无畏的气概。

最后,“戴王秉义无忘噬,作政行苛何诛夷”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期待,以及对于严格执法的反思。这里“戴王”指的是尊奉国王,而“秉义”则是持守正义的意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林景象的描绘,间接地抒发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勇士仁人的赞美,以及对严格执法的深刻思考。诗中的语言雄浑有力,意境辽阔,是一篇充满力量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51)

陈元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半径庐居语父老(其一)

寒猿号岭表,添我哭声哀。

万浦驱潮至,愁连拨不开。

二州诸父老,百里载牲来。

窍竁成堆玉,坊戎未砌阶。

菜芜间半径,金石耀双台。

感怆千秋恨,期消四境埃。

阴扶祈大母,显相赖殊才。

兽舞梁山下,龙眠潮海涯。

三杯酬地杰,一杖陟山回。

环拜诸公罢,拈香奠晚罍。

形式: 排律

圣作物睹

乾坤正气钟圣物,聪明天纵临生民。

四灵百端皆符身,九夷八蛮咸来宾。

制作百为开彝伦,明禋千载秋又春。

物睹之圣为何人,羲农尧舜禹汤文。

万古帝王咸准则,祗令万物睹者德。

形式: 古风

平獠宴喜

玉钤森万骑,金鼓肃群雄。

扫穴三苗窜,旋车百粤空。

风生云无帐,雪压碧油幢。

火烈消穷北,呈祥应岁东。

朝端张孝友,炮鳖待元戎。

形式: 古风

示珦

恩衔枫陛渥,策向桂渊弘。

载笔沿儒习,持弓缵祖风。

祛灾剿猛虎,溥德翊飞龙。

日阅书开士,星言驾劝农。

勤劳思命重,戏谑逐时空。

百粤雾纷满,诸戎泽普通。

愿言加壮努,勿坐鬓霜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