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公南屏石壁大字歌

大儒一代之元气,充塞天地流传尊。

温公何人肯阿世,八十日相空经纶,我为太息观遗文。

熙丰以后百六厄,见筹边腹都无策。

蔡章继相何为乎,礼乐湮沦王路塞。

峨峨十丈党人碑,岌岌江山遗半壁。

百年鱼腹尽君臣,旧相荒凉一片石。

悲哉山石故临安,秋风秋草白日寒。

语重九鼎字宏璧,疆禺力负蛟螭蟠。

金符铁券今何有,剩水残山争不朽。

扪天巨手劈荒崖,淋漓元气神灵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陈斌的《司马公南屏石壁大字歌》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对司马光(即司马公)及其时代背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局变迁的感慨。

诗中首先将司马光誉为“大儒”,象征着一代人的精神支柱,他的学识与人格如同天地间流传的尊贵元气。接着,诗人称赞司马光不阿谀奉承,即使在八十高龄仍积极参政,显示出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责任感。

诗中提到的“熙丰”是宋神宗年号,暗示了北宋末期的困境,边境危机和内部矛盾重重。诗人批评蔡京继任宰相后,国家礼乐衰落,王道受阻,江山局势动荡不安。

“峨峨十丈党人碑”暗指司马光反对新法的立场,而“岌岌江山遗半壁”则形象地描绘了国家分裂的惨状。诗人感叹,即使君臣关系如鱼腹般腐败,司马公的遗迹仍如荒凉的一片石,令人感伤。

最后,诗人以“山石故临安”表达对南宋临安的怀念,秋风、秋草、寒日寓意国运衰败。司马公的遗志如同九鼎宏璧般厚重,象征着他的坚韧精神和对国家的忠诚。尽管金符铁券(象征权力)已逝,但山水依旧,司马公的精神力量仿佛巨手劈开荒崖,永存不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司马光,寓言式地揭示了历史的兴衰更替,以及个人在乱世中的坚守与影响。

收录诗词(10)

陈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宋小茗

今日五经笥,君侪边孝先。

一炉浮鸟篆,半壁倚龙泉。

岂识干当世,无心养盛年。

相知且间在,携手看青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忆旧(其一)

顾影方徘徊,何如适交亲。

交亲望衡宇,不嫌时过存。

入门果无恙,童仆交相温。

握手重欲诉,迫切翻迁延。

时时心中思,不能口中言。

形式: 古风

忆旧(其二)

相视生欢颜,接席歌且谣。

缱绻亦不厌,未觉长日销。

忽已镫烛张,侍者顾寂寥。

皎月入照膝,月移天为高。

转辗君子心,良夜多饥劳。

形式: 古风

忆旧(其三)

安坐且勿行,良会不可轻。

促瑟弹余曲,种种陈故情。

谓余忖度之,勿为悲平生。

白石见水裔,北风见高城。

明月三五缺,又见三五盈。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