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忆南湖旧游用朱小岑先生依真飘帛塘观荷韵

长卿游倦,恰年时、画里都是愁中。

湖上大堤堤上路,天涯见说能通。

流水三生,淩波一霎,娇眄隔香红。

垂杨踠地,那时亭北阑东。

谁念芳字题残,红牙拍遍,换羽更移宫。

目送横塘天样阔,香雾何事惺忪。

一叶颦秋,万花妆晚,肠断到东风。

鸳鸯在否,梦云犹带疏钟。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词以唐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字长卿)的典故开篇,表达了词人对往昔南湖游玩的怀念之情。"长卿游倦,恰年时、画里都是愁中",描绘了词人游历归来,满心愁绪如同画卷般铺展。接下来,词人回忆起湖上的大堤和那条通向远方的道路,暗示着曾经的欢愉与如今的孤独。

"流水三生,淩波一霎,娇眄隔香红",通过流水、荷花和女子的眼神,营造出一种短暂而美好的画面,但已物是人非,只剩回忆中的红颜薄命。"垂杨踠地,那时亭北阑东"进一步勾勒出旧日场景,杨柳依依,仿佛还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下片转而抒发词人的感慨,"谁念芳字题残,红牙拍遍,换羽更移宫",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以及音乐旋律的变换,象征着生活的变迁。"目送横塘天样阔,香雾何事惺忪",词人遥望远方,感叹景色虽美,却无法驱散心中的迷离与惆怅。

"一叶颦秋,万花妆晚,肠断到东风",借秋叶和晚花凋零,寓言人生的无常,东风更是引发词人对故人和鸳鸯的深深思念。最后,"鸳鸯在否,梦云犹带疏钟",以梦境中的疏钟声收束,留下无尽的遐想和遗憾。

总的来说,况周颐的这首《念奴娇·忆南湖旧游》通过对旧游之地的细致描绘和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具有浓厚的怀旧色彩。

收录诗词(205)

况周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 字:夔笙
  • 籍贯:况古
  • 生卒年:1859~1926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

旧苑鸦寒,荒皋雁瘦,吴霜正染青袍。

载酒江湖,十年吹断琼箫。

玉梅花下相思路,算而今、不隔三桥。

怨良宵,满目繁华,满目萧条。

红笺枉费珍珠字,甚江关词赋,不抵金貂。

门外垂杨,要他来繫征桡。

金尊自倒休教劝,怕天涯、回首魂消。

碧迢迢,玉宇琼楼,绛鹤难招。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永遇乐.吴坊本事和漱玉

惨碧山塘,画船只在,消泪多处。

坐柳移尊,凭梅驻笛,相见应暂许。

红罗嫌窄,金玲愁重,底是妒花风雨。

最惆怅,惊鸿散后,梦云更迷春侣。

可怜昨夜,画楼西畔,望断星点三五。

钿小花羞,奁低月怨,歌态谁楚楚。

赪鳞难托,红蚕更缚,可奈杜鹃催去。

江南客,伤心第一,四弦倦语。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法曲献仙音.金阊寒夜和梦窗

残月窥尊,冻云沈笛,况是天涯庭院。

烛泪红深,枕棉香薄,伤心画谯清点。

伴梦短梅花冷,幺禽语春怨。玉容远。

也应怜、杜郎落拓,悲锦瑟弦柱,暗惊泪染。

宛转碧淞潮,共垂杨、萦恨难剪。

凤纸题残,奈云边、珠佩声断。

拌尘销鬓绿,万一跨鸾低见。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减字浣溪纱

綵胜钗头故故斜。垂杨深巷泰娘家。

惜花人更瘦于花。

眉黛可怜虚夜月,脸红从此断朝霞。

伤心一语抵天涯。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