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春分过后,久雨不晴,风雪交加,气温骤降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以及这种变化对农事和人心带来的影响。
首联“谷秧抽碧翻全白,桂叶咽青复浅红”,以谷秧和桂叶的变化,形象地描绘了雨水过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的景象。谷秧原本应该是绿色的,却因为雨水过多而变成了白色;桂叶原本是青色的,现在又泛起了浅红色,暗示了雨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颔联“久雨不停风更朔,三春过半冷于冬”,进一步描述了天气的恶劣。连绵不断的雨水加上寒冷的北风,使得春天的温度竟然比冬天还要低。这里不仅写出了天气的严寒,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被抑制。
颈联“深岩岂意鸣邹律,敝屋何时见祝融”,通过深山岩石中传来的声音和破旧房屋中未见的火神(祝融,传说中的火神),表达了对春天回归的期待与渴望。邹律,古代十二律之一,此处借指春天的声音,但深山中却听不到春天的声音,表现了春天来得迟缓。
尾联“道是春归应有脚,心关农圃自匆匆”,表达了对春天回归的肯定,同时也反映了农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急切心情。农人们在心中期盼着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关系到一年的收成,所以他们的心情显得格外急迫。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回归的深切期待,以及对农事的关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